一部部关于功德林战犯改造的影视剧,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荧幕上交织着命运的悲欢离合,唯独一位国军悍将的缺席,让人不禁心生疑惑,他,就是廖耀湘,一个被誉为“中国巴顿”的传奇人物,一个在抗日战场上屡立奇功,却最终在解放后的批斗中黯然离世的悲剧英雄,他的一生,究竟是怎样的传奇?
他自奉非常简朴,从不考究,但每致小儿信中,总是多方勉励,要他如何注意饮食起居和适当的运动,生活要整洁,对人要有礼貌,并以自己为例:爸爸出身贫苦家庭,幼时缺乏良好教育,后来纵有机会受到较高的教育,但依然不能养成良好的仪态与风范,你当引此为戒。
这是1951年,时任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的刘伯承在邀请廖耀湘出任军事教员时所讲的一番话。一方面是,1951年解放军军事学院刚刚成立,教员奇缺,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刘伯承唯才是用,大胆起用了一批原国民党高级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