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全称“汉民族传统服饰”,始于黄帝,备于尧舜,定型于周朝,于汉朝时期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中国又称华夏,在以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的前提下,通过自然文化演化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的传统服饰和配饰体系,通称为汉服。
日前,吉林市玄凇汉服文化中心组织汉服爱好者在吉林市北山公园上演传统汉服巡游、汉服才艺表演秀等活动,让现场市民近距离感受华裳之美。杨兴国摄在历史的长河中,汉服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
“汉服”与“汉人”一词类似,其“汉”字在外延上存在着一个由大汉王朝扩大为整个大汉民族的过程,其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