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您选择人工杂交水稻研究时,面对别人的非议和质疑,在很多人都不看好杂交水稻的时候,您丝毫不理会,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个研究方向,并且成为第一个成功利用杂交水稻的科学家,大幅提高了水稻产量,彻底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使我们国家粮食自给自足,永远地摆脱了忍饥挨饿的时代。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3月27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昱 视频 郭文雯 何佳洁)“一粥一饭,来之不易,节粮爱粮,人人有责,缅怀袁隆平爷爷。”“感谢袁爷爷!您一直活在我们心中!”…… 清明前夕,三湘都市报开展征集活动,邀您给天堂里的TA,写一封信。
袁隆平院士曾在该校的前身——安江农校工作37年,后长期担任学院名誉院长。当天,在袁隆平院士雕像前,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胡佳武、院长王聪田代表学院敬献花篮,带领学校教职工鞠躬默哀,表达对袁院士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缅怀。
央广网长沙4月5日消息(记者黄珂岚 杨清)4月4日,天空灰蒙蒙的,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在湖南长沙唐人万寿园,不少群众手持鲜花、稻穗、信件,来缅怀“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22日,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在横岩乡中心小学农博馆开展,学校组织三至六年级学生、老师,向师生们介绍袁隆平院士的生平,以《一粒种子 改变世界》和“种子科普小知识”让同学们感受到隆平爷爷的家国情怀和革命先辈的理想信念,随后六年级的同学们进行诵读,表达对隆平爷爷的怀念和对隆平精神的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对袁隆平同志的最好纪念,就是学习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高贵品质,学习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风范。
“大地大地/有你高高的丰碑/虽然再也见不到你/端起碗就想起了你/……”3月31日,时值清明前夕,无限追忆浸漫长沙唐人万寿园。青年女高音歌唱家张泽艳在袁隆平院士墓前献唱《端起碗,就想起了你》,歌声在陵园上方悠扬飘荡。
看报道说袁爷爷是因为之前摔了一跤而与世长辞,对祖国对我们来说真的是万分悲痛的一件大事。您老在生前养了一只小猫,虽然我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但它非常可爱,可惜您再没有时间陪伴猫咪一起玩耍,猫咪也会非常想念您。
波光粼粼的江面上升起袅袅薄雾,阳光下的树梢回荡着翠鸟的歌声,芬芳的泥香与清新的空气交融,田地里身影忙碌,春潮涌动……奔腾不羁的沅水七拐八弯,冲过岩层与险滩,在雪峰山下变得舒缓起来,日积月累,大自然的神来之笔在这里勾勒出一块芳甸——安江。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遗体送别仪式,将于2021年5月24日(星期一)上午10:00在湖南省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举行。袁隆平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