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记者走进河池市宜州区蓝树柏手工艺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展柜上图案精美的烙画和栩栩如生的蛋雕,或描绘河池山水美景,或雕刻当地历史名人。工作室内,蓝树柏正手握烙铁笔,全神贯注地在木板上认真地描绘着,不多久,一幅烙画的轮廓便跃然“纸”上。
大小新闻客户端12月27日讯( 通讯员 张元婷)2024年,罗峰街道积极鼓励各界人士奋发作为,全面展现新时代招远市统一战线的新担当、新作为、新风采,共同打造“同心铸和”统战工作品牌。杨同全,招远市罗峰街道郭家埠村人。
中新网湖州3月3日电(胡丰盛 黄彦君 陆志鹏)原本写于柔软纸面、行云流水的书法作品,用竹刻的方式呈现,会生发出怎样的意趣?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千金镇,步入古稀之年的竹刻大师杨新泉有一个梦想,他打算在竹板上刻下赵孟頫书法全集。湖州名士赵孟頫,是宋末元初的著名书法家。
近日,中国刺绣大师、山花奖获得者韩玉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仵孟超等17名来自河南的知名民间工艺美术家与专家学者现身苏州,紧锣密鼓地拜访苏作传人,考察苏作之都,零距离与江南非遗互动碰撞。这次“抱团”研学的背后,是河南省文联、民协开展的“2024年河南民间工艺结亲攀登计划”。
中新网山西新闻4月19日电 “耳朵做成了桃子的形状,寓意着长寿;鼻子上缝了一条金鱼,象征着年年有余、金玉满堂;眉毛是狮子的眉毛,更添一丝王者风范……”这些生活气息浓郁的布老虎,都是李佩奇用废弃布料一针一线手工缝制出来的。今年43岁的李佩奇是大同浑源县人。
一块面团,几经揉捏,在一双巧手的精雕细琢下,变成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动物或人物,复刻出大千世界的多彩与生动。“捏面人”民间传统技艺可谓源远流长,历经千年的发展,如今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踏入了艺术殿堂。
一走入周佳霖的家,一面整齐挂满各类奖项的墙率先映入眼帘。环顾四周,是大大小小的棕编作品,模样精巧动人,目光粗略扫过也足以留下深刻印象。“她做什么都像回事。”在父亲宋国庆自豪介绍她种种事迹与荣誉时,处在无声世界中的周佳霖安静坐在一旁,专注把玩着手里的棕叶,偶尔抬头一笑,面色温婉。
中新网江西都昌2月11日电 (巫发阳 潘雪明 尹志)元宵节临近,走进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三汊港镇吕家埂村,第五代纸扎元宵花灯传承人吕善威,正忙着手工制作纸扎花篮,他将一根细长竹条熟练地折弯成均匀小段,然后用纸线绑扎固定,很快,一个花篮的骨架便初步成型。
碎炭、起火、熔铁、扬水、打花……夜晚,在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景区,一场流光溢彩的“打铁花”民俗文化表演正在上演(见图,受访者供图)。随着1600摄氏度的铁水在夜空中幻化成漫天的“星光”,绚烂、璀璨,瞬间惊艳全场,现场观众由衷发出阵阵惊叹。
原标题:陵川布贴画传承人孙军伟:碎布拼剪出五彩人生山西日报记者郑璐 通讯员吴艳斐“莲花的‘莲’与廉洁的‘廉’同音,所以,我们在制作一幅以廉洁为主题的布贴画之前,就要构思设计好莲花图案,再按照步骤一步步进行……”寒风起,寒意阵阵。
中新网绍兴5月25日电(林波)5月24日至26日,“今在上虞 遇见未来”青春之城全媒体采风行活动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举行。其间,来自日本、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华文媒体代表和“洋弟子”们走进上虞里直街,体验非遗项目——杭绣,了解蓝染,感受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