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博主“是等等雅”发布的广东萌娃用粤语读古诗相关视频在网上走红,朗诵诗词包括《登鹳雀楼》《静夜思》《木兰辞》等。其中,粤语版诗歌朗诵《登鹳雀楼》播放量达近3000万,小朋友玲珑可爱的长相和流利悦耳的粤语,受到众多网友的喜欢。广东萌娃用粤语朗诵《登鹳雀楼》。
提示信息粤语作为广府文化最重要的基因和最具特色的符号,不仅承载着岭南地区深厚的历史底蕴,更以其独特的音韵和表达方式,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纽带。近日,南方新闻网联合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就相关话题,对粤语视频达人张弛进行了专访。
8月24日,百万畅销书历史作家、头部历史自媒体《最爱历史》创始人郑焕坚做客第二届佛山悦读节,在佛山魁星书院讲学堂与广佛两地的读者现场分享《诗画中国:从唐诗探秘中国历史》,让读者走进唐诗、走进唐朝,一窥唐诗背后的真实历史。
▲点击收看视频在一场商界社交活动中,主办方邀请我上台致辞,而出于礼貌,主持人也介绍了我参与创作的《粤韵唐诗》和《粤韵宋词》,并对我夸赞了一番。回到台下时,坐在我身边的一位“身光颈靓”的阔太问了我一句:“家阵教班小朋友用粤语读古诗词有咩用啫?
有粤语吹宣称唐诗粤语都押韵,反对者一般都会拿出这首诗来反驳。其实唐诗就算粤语押韵,押的韵跟唐宋中古汉语也是基本不同的,研究下《广韵》就可以了解到这一点。分析下这首诗红色押韵字,唐宋中古汉语《广韵》擬音采用来自广西的中国语言大师王力,其他语言大师擬音其实也差不多。
音乐人王璁。2021年12月25日,王璁在深圳滨海艺术中心举行专场演出。王璁在爵士乐的伴奏下,用粤语演唱唐诗宋词,令人耳目一新。 受访者供图当西方的爵士乐邂逅中国的古诗词和粤语,传统与现代会碰撞摩擦出怎样的火花?
“唐诗宋词是用粤语写的!”“民国初年,粤语差一票没能成为国语……”“联合国已经把粤语定义为语言啦!”“粤语是语言,不是方言!”……只要你是广东人,就一定对以上的说法不陌生。这些关于粤语的传闻在微信群、贴吧、论坛上传播,不但说得有板有眼,甚至还有官媒当作资料引用。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古人在创作诗词时往往一边踌躇一边念念有词。字句的音韵、节奏、顿挫隐藏着创作者的情感,朗诵能够帮助人们与诗人共情,体会作品中想要诉说的情感,因而朗诵一直是鉴赏文学和培养文学素养的一种重要手段。
高中时就有这个感觉了例如: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坐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比如下面这些(摘自唐·和凝《宫词百首》),用普通话念是不押韵的,“紫燎光销大驾归,御楼初见赭黄衣。千声鼓定将宣赦,竿上金鸡翅欲飞。中兴殿上晓光融,一炷天香舞瑞风。百辟虔心齐稽首,卷帘遥见御衣红。日和风暖御楼时,万姓齐瞻八彩眉。瑞气祥烟笼细仗,阁门宣赦四方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