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钢琴家》中一幕:波兰犹太钢琴家席皮尔曼,饿着肚子,撑着摇晃的身躯,用那双搬过砖头、扒开过冒烟残墙、被严寒冻僵过、捧起过脏水到口中、接过德国军官面包果酱的手,奏起了肖邦著名的爱国钢琴曲《G小调第一叙事曲》。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二战德军军官威廉.霍森菲尔德,他是经典影片《钢琴家》中的那位英俊、正直、优雅的德军军官原型,在现实中,他不仅救出了波兰犹太钢琴家斯皮尔曼,还利用自己的职权拯救了大批犹太人。钢琴家剧照威廉.
逃亡始终是悲惨的画面,但在我的认知中,“逃亡”会走向两种结果,其一是走向重生,代表着新征程的开始;犹太人在历史上代表着智慧人群,因为嫉妒、羡慕、恐惧等多种原因,犹太人在历史上的经历极为坎坷,但正是因为这种坎坷,让犹太人一次又一次获得新生。
豆瓣9.2分的电影《钢琴家》其实讲述了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它讲述了纳粹党、波兰与犹太之间的战斗,它背后的历史很沉重,从这部电影里,我不仅看到了那段主人公钢琴家亲身经历的那段战火岁月的残酷,更是从主人公身上发现了一条如何活着的道路。
断断续续几天看完了这部电影,随着镜头的一步步推进,仿若置身其中,却又是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跟着男主席皮尔曼一起经历了家庭的破碎、亲朋好友的逝去、生存家园的尽毁、残暴无情的现实、艰苦求生的痛苦,从一开始充满希望被残酷现实一点点摧毁,从食不果腹、衣衫褴褛到山穷水尽、穷途末路、弹尽粮绝、苦不堪言再到痛至极处的颓废、麻木!
《钢琴家》这部奥斯卡经典电影根据席皮尔曼的传记改编,描写了一个波兰犹太钢琴家在二战期间艰难生存的故事,由著名男演员艾德里安·布洛迪主演,并获得了奥斯卡的三项大奖,包括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改编剧本奖。
在好莱坞里,有很多犹太演员深受欢迎,比如著名的忧郁帅哥阿德里安·布罗迪,因为常常饰演悲情角色而被观众熟知。在中国,阿德里安因为一部《钢琴家》而被影迷追捧,这部大作是波兰犹太导演波兰斯基的“神作”,也是他为自己的祖国和民族献上的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