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节前夕,一场规模浩大的人口迁徙在中国大地上悄然展开。数亿人从城市返回乡村,从工作地奔赴家乡,只为在除夕之夜与家人团聚。这就是春运,一个承载着中国人团圆情怀的独特现象。它不仅是一次交通高峰,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深刻体现了中国人对家庭价值的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 题:团圆归家路 春运迎高峰 新华社记者1月25日,春运迎来节前客流高峰。来自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当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2.7亿人次,其中,铁路客运量1525万人次,民航客运量240万人次。
□陆玄同车如梭,人如潮。1月7日,春运大幕开启。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后的首个春运,“候鸟们”回家的渴望直接拉升。数据显示,2023春运客流总量预计20.95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99.5%,恢复到2019年同期(29.8亿人次)的70.3%。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严艺文2023年春运从1月7日开始至2月15日结束,共计40天。根据广州市交通运输部门发布的数据,1月7日至18日,广州地区累计到发旅客913.9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9.8%,已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六成水平。
来源:【新甘肃】2月2日,兰州迎来大范围降雪。图为兰州火车站前广场上匆匆赶路的旅客。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万及敏 见习记者 雷雅妮“票买了吗?”“什么时候回家?”随着新春佳节临近,大家见面打招呼的方式发生了微妙变化。春运,被称为“地表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2024年春运启动已一周多,随着市民乘客陆续踏上返乡旅途,广州地铁线网客流逐步下降。在春运大潮中,地铁工作人员的暖心服务收获了不少市民的致谢和点赞。18岁男乘客心脏骤停,西塱站紧急救助“我昨天刚出院,今天特意赶过来了。感谢你们,我们才能过个团圆年!
新京报记者1月17日乘坐京九线列车从北京前往深圳,抵达的次日再乘坐K106 次列车返程。在列车上,有返乡的农民工、回家的学生、逆行的父母和孩子。新京报《剥洋葱》出品2025年1月19日,农历腊月二十。上午11点10分,从深圳东开往北京西站的 K106 次列车开动。
一年将尽夜,万里皆归人。春节渐近,阖家团圆的气氛正越来越浓,一路平安,是我们的共同心愿,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是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家人团聚相守的固定时段。在外的游子早已把对亲人的思念寄托在年的归途,那颗思乡的心愈发滚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