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石雨昕 每经编辑:陈星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汇,对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发挥着关键作用。《海洋碳汇核算方法》行业标准已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是我国首个综合性海洋碳汇核算标准。目前,多个沿海省市已经全面开展海洋生态系统碳汇工作,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历时8小时1866米的深海探险探寻着冷水珊瑚的踪迹……近日厦门大学碳中和创新研究中心、焦念志院士团队孟雅冰副教授在参加“探索二号”航次TS2-38-9科考任务期间乘坐“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至加瓜海脊海底1866米下潜前,孟雅冰与“深海勇士”号合影在此次任务中孟雅冰与同行
会议期间,我校代表委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荣,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市政协副主席、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厦门大学医学院教授王焱,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潘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焦念志,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谢素原,全国政协委员、厦门大学信息学院教授廖明宏忠实履行职责,发挥专业优势,围绕热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在两会上不断发出厦大声音。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陈子帅 胡雨薇 冷舒眉 王勇 张翠】10月22日至24日,由中国科协主办的2024年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WSTDF 2024 )主会场活动在北京举行,这场荟萃全球数百名科学家、国际组织代表的盛会,是中国持续推动扩大国际科技人文交流的生动实践。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正在阿联酋迪拜举行,中国角于当地时间6日举办了“海洋负排放助力全球碳中和”边会活动,联合国代表和多位中外学者就如何通过海洋负排放实现碳中和进行了充分交流。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陈子帅 胡雨薇 冷舒眉 王勇 张翠】编者的话:10月22日至24日,由中国科协主办的2024年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WSTDF 2024 )主会场活动在北京举行,这场荟萃全球数百名科学家、国际组织代表的盛会,是中国持续推动扩大国际科技人文交流的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经济系统性变革。8月16日,2024国际零碳岛屿联盟暨长岛海洋生态文明分论坛在烟台举行,近百名国内专家学者及行业精英汇聚一堂,围绕加快实现生产和生活方式绿色变革,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零碳海岛,多方面、多角度,探讨交流经验,建言献策。
中新网烟台8月16日电 (王娇妮 曲正扬)2024国际零碳岛屿联盟暨长岛海洋生态文明分论坛16日在烟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围绕海洋负排放、零碳文旅、蓝色粮仓等实践经验展开交流,为长岛建设国际零碳岛建言献策。
原创 贾鹤鹏 中国科协之声在2024年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所设主题会议“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方案”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厦门负排放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焦念志详细介绍了“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Global ONCE)”的发起和运营情况。
焦念志(左一)与国际海洋学委员会国际工作组的成员们讨论问题。 学校供图数十亿年前,海洋,孕育了地球最早的生命。数十亿年间,海洋,蕴藏了地球无数的秘密。海洋碳汇——海洋吸收和储存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能力——就是这无数个秘密中一颗耀眼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