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重大疾病进展的过程中,炎症是其中重要一环。慢性炎症刺激不仅拉升患癌风险,还会伤害心血管。影响炎症水平的因素有很多,饮食是重要的一步。这4类是典型的促炎食物1高糖及精制碳水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又称升糖指数GI)较高的食物,可增加炎症水平,这与其升血糖速度快有关。
身体内的很多组织都可能接触到病菌和病毒,在长期接触之下,就有可能发生感染,从而产生炎症,对于炎症有些可以置之不理,人体是可以自愈的,只是时间早晚不同而已,而身体内产生的另外一些炎症,并不容易清除,如果放任不管,就有可能让炎症持续发展,直到破坏细胞,给癌细胞制造机会。
中风,医学上称之为“脑卒中”,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和残疾的第一大原因。2019年,《柳叶刀》这一权威医学期刊发布的一项研究分析了1990年至2017年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在27年的时间里,虽然各类疾病排名有所波动,但脑卒中始终位居榜首,这一“地位”未曾改变。
许多研究表明,炎症,尤其是慢性炎症,是癌症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从饮食角度来说,建议大家多吃抗炎食物,少吃促炎食物。中国癌症协会抗癌营养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学分会联合建议《抗炎饮食预防肿瘤的专家共识》增加全谷物、不饱和脂肪、蔬菜、水果、茶、高蛋白等。
话说,“病从口入,疾从食来”。实际上,很多疾病的发生其实都和饮食有着一定关系。日前,一项追踪了22年的研究发现:长期促炎饮食的人,不仅全身炎症上升,而且老年痴呆的风险大大增加。长期这样吃饭的人全身炎症上升、痴呆风险增加,日常饮食吃得不对,会导致身体出现慢性炎症,尤其是促炎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