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是一位作家、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于1934年3月5日出生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市,拥有以色列和美国双重国籍。1954年毕业于以色列耶鲁撒冷的希伯来大学,获心理学与数学学士学位,1961年获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行为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在其著作《思考,快与慢》中曾提出过著名的双系统理论:在你的头脑里有两个“代理人”,我们叫它们系统1和系统2,这两个代理人各有分工,各有特点,一起决定你的言行与决策。
3月27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认知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去世,享年90岁。您没有看错——丹尼尔·卡尼曼是一位获得了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他将心理学视角引入经济学研究,行为经济学由此奠基。
启蒙运动以来的主流观点认为,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是因为人是理性的动物,能够主宰自己的生命。心理学家 Tasha Eurich 的研究发现:约 95% 的受访者认为自己能够恰当地评价自己,但所有受访者中,只有约 15% 的人对自己的评价跟实际的表现是比较匹配的。
你一定听说过丹尼尔·卡尼曼,你也一定听说过他的一本著作《思考,快与慢》。这本书用著名经济学者何帆老师的话说,其对经济学的重要性“不亚于哥白尼对天文学的影响”。《思考,快与慢》(图片来自网络)在这本名著发表十年之后的2021年,卡尼曼又推出了一部力作,叫做《噪声》。
我们通常认为自己的理性的,我们的决策和判断都是理性思考的结果,但实际上,大量的研究表明,我们绝大部分判断都是基于直觉和本能做出,而且直觉判断是先于理性判断发生的,理性的主要作用是合理化直觉判断,让判断看起来合理和自洽。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自己做一件事和另一个人产生了分歧,对方坚持他的观点,而自己也寸步不离的坚持着自己的观点,似乎最后已经忘记思考自己的对错而是一味的据理力争。这,就是自我合理化。自我合理化的能力太强了,阻碍着我们的成长。而它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