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 王晨曦通讯员 贝兰 周宪寒冷的冬天,暖宝宝、热水袋等各种取暖神器受到市民朋友的青睐,然而,一旦使用不当,这些取暖设备可能会成为“皮肤杀手”。1月2日,武汉市民刘女士因为贴暖宝宝时间过长,意外被烫伤到医院求诊。
冬季尤其是在外出的时候,人们会想各种办法御寒,在一些野外工作者或者是要风度不要温度的人群中,暖宝宝是一种常用的保暖用品,它可以持续发热数小时,备几个暖宝宝,在寒冷的时候贴身使用的话,还是可以增加一些温度。
在阅读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这样可以与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同时提升您的参感,小编也会持续更新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文|冷紫葉编辑|冷紫葉天哪,是谁发明了暖宝宝,说出来,让我们感谢他一辈子!在寒风刺骨吹的冬天,暖宝宝作为移动“温暖小工具”,可谓是帮了不少的忙。
央广网北京12月6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进入采暖季后,随着天气日渐寒冷,各种暖宝宝、电热毯、发热器等一系列“取暖神器”出现了。这当中有拿在手里的,有贴在身上的,还有放在身旁发热的,但是使用时的不当操作,造成低温烫伤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一周前因为降温,家住安徽省马鞍山市的王女士在孩子睡觉时,给女儿用上了热水袋,没想到一夜过去,孩子的腿部被严重烫伤。腿部皮肤发干变硬经诊断属三级烫伤经检查,孩子腿部烫伤部位的皮肤已经发干变硬,是低温烫伤导致的深度损伤表现,属于三级烫伤。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媛 实习生 夏芷琪暖宝宝、电热毯、热水袋、电暖手宝……在寒冷的冬季,取暖靠抖的南方人对这些“取暖神器”再熟悉不过。日常生活中,开水、明火等高温引起烫伤不少见,可很多人不知道,像热水袋、电热毯、小太阳等取暖设备,通过直接接触或是照射方式都可能导致低温烫伤。
最近气温骤降,不少人用上各种“取暖神器”——暖宝宝、热敷包、暖水袋等。但千万注意!被窝里发热的TA,使用不当也会成为“凶器”。近日,江苏盐城的周女士直接把暖宝宝贴肚皮上睡觉,醒来时感觉很烫,当她把暖宝宝揭开,皮肤被一起撕下来了。
暖宝宝和暖水宝被不少人认为是冬天“神器”又保暖又方便携带,戴上后确实感觉很舒服。不过,也有许多网友表示:自己有被暖宝宝或暖水宝烫伤的经历↓↓↓我之前痛风,然后隔着袖子贴了个暖宝宝,然后被低温烫伤了一个大泡,现在胳膊上留了个印子,从那次才领会到低温烫伤的威力。
雨水退场晴冷模式下的广州继续开启“冻人模式”面对低温天气电暖炉、热水袋、暖宝宝等各种“取暖神器”开始大显身手但千万注意!“神器”使用不当也会成为“凶器”近日有人贴着暖宝宝入睡结果一觉醒来肚皮上皮肤都被撕下来一块!
热水袋、暖宝宝、电热毯……又到了靠取暖设备“续命”的日子看到这里或许很多人猜到接下来要讲的是低温烫伤没错!咱今天就来看看由低温烫伤引发的“火激红斑”70岁阿姨贴身使用热水袋皮肤长出“蟒蛇纹”近日,70多岁的王阿姨来到浙江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