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第13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广交会第一期落幕。本届广交会参展企业超过2.9万家,数量创历史新高,不仅朋友圈继续扩大,现场洽谈成交也很繁忙,实现了“开门红”。这在全球经济下行、消费萎缩的当下,实属不易。那么,广交会究竟是靠什么吸引天下客商云集于此?
社评4月15日,第13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拉开序幕。在去年展览面积和参展企业数量均创新高的基础上,今年广交会规模再度出现大幅增长,参展企业总共达2.9万家,延续了一年比一年更热闹的整体趋势。
10月19日,第136届广交会第一期正式结束,来自全球各地的客商们依依不舍地走出位于琶洲的展馆,为期5天的展期让他们大开眼界、意犹未尽,其中不少人开始在憧憬4天后的第二期。“中国第一展”的魅力,依然不减。从1957年成立至今,广交会历经风雨,从不间断。
【光明时评】日前,第13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在广州闭幕。本届广交会以“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开放”为主题,自4月15日开幕以来,共有来自215个国家和地区的24.6万名境外采购商线下参会,比上届增长24.5%,创历史新高。
广交会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对外贸易的重要平台,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渠道。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第133届广交会于今年4月15日到5月5日在广州线下举办,同时也开始常态化的广交会线上展。
潮新闻 记者 拜喆喆图片来源:IC photo正值繁花时节,花城春意盎然。4月15日至5月5日,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举行。这是疫情三年后首次全面恢复线下举办的广交会,也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召开的首届广交会。
中国网特约评论员 周密 第13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近日开幕。作为中国外贸的重要平台,本届广交会以“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开放”为主题,吸引全球企业积极参与,历来被视作外贸“风向标”的广交会再次展现了中国外贸的新优势。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4月16日,广交会副秘书长、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文仲亮在出席中国·非洲西亚经贸合作新机遇论坛时表示,广交会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平台。创办67年来,广交会已累计出口成交约1.
在广交会第一期结束与第二期启动的交汇点,已经可以发现第136届广交会成了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展示平台。据报道,三期展会分别聚焦“先进制造”“品质家居”“美好生活”专题,线下展参展企业超3万家,其中出口展企业约2.94万家,比上届增加近800家,显示了与“进博会”分工的趋势。
来源:光明日报 10月15日至11月4日,第13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分三期在广州举办。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热闹非凡、人潮涌动,每日数以万计的外商进入展馆,密集分布的展位间人流穿梭,采购商和参展商在其乐融融的交流洽谈中搭建起合作的贸易之桥。
来源:【海报新闻】海报新闻记者 孙佃潇 北京报道4月1日,国新办举行第13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王受文在发布会上介绍,第13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将于4月15日至5月5日在广州举办,线上平台继续常态化全年运营。
央视网消息:第136届广交会目前正在广州举行,吸引了大量海外参展商和采购商。记者在现场发现,有很多外商是一边参展一边采购,既通过广交会开拓全球客户,同时瞄准展会上最新的产品,随时准备下单,来看记者的探访。
11月4日,第13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东广州闭幕。被誉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的广交会,是中国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采购商最多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本届广交会共分三期举办,展览总面积达155万平方米,共设55个展区,约74000个展位。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这几天在13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现场,来自全球20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9.3万采购商汇集广州,寻找商机,洽谈业务,结交朋友。借助过境免签等政策的东风,有着68年历史的广交会也有了不小的新变化。
新华社广州4月15日电(记者丁乐)第13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15日在广州开幕。本届广交会展示先进制造成果,预计现场新品超100万件;境外采购商参会意愿加强。本届广交会总展览面积155万平方米,展位总数约7.4万个,参展企业2.9万家;截至14日,有215个国家和地区的14.
10月10日,商务部召开第13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专题新闻发布会。据介绍,第136届广交会将于10月15日至11月4日在广州分三期举办,线上平台继续常态化运营。本届广交会以“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开放”为主题,展览总面积155万平方米,展位总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