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俄军先后公布了一批战斗机器人,既有军工厂的正牌产品,也有前线战士的简易自制产品,都反映出前线部队对战斗机器人的迫切需求。本期将为您一一解读。(一)“标记”战斗机器人(反坦克版)来自军工厂的正牌产品,近期俄军公布了配备4枚反坦克导弹的“标记”战斗机器人最新测试画面。
第76届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日阅兵将在明天当地时间上午10点在莫斯科红场举行,根据俄罗斯国防部官方宣布的阅兵地面武器装备序列,其中第十八梯队最为特殊,是8组乌兰-9战斗机器人,这种地面战斗机器人恐怕是全球范围内首次出现在公开阅兵中。
近日,俄罗斯媒体再度公布了一段俄军战斗机器人在叙利亚战场参与实战、打击叙利亚教权派武装分子的画面,从视频中看,该型战斗机器人通过夜间热成像设备锁定目标后,使用车载重机枪横扫三名措手不及、连掩体都来不及寻找的武装人员,并将这三人打成了筛子。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吴敏杰3月27日,俄军“红星”电视台“军事验收”节目首次公开披露了多款已经列装的军用机器人,并重点介绍了即将装备部队的“天王星-9”侦察与火力支援机器人。在军用智能作战装备领域一直默默无闻的俄罗斯,忽然间摇身一变,俨然一副军用机器人大国模样。
来源:解放军报机器人保镖担重任日前有消息称,俄罗斯研发的战斗机器人很快将用于保卫弹道导弹发射系统,如装备战略导弹部队的“白杨-M”和“亚尔斯”系统。当前俄战略导弹部队继续进行相关科研工作,并制定对核武器机器人“保镖”的要求。
报道称,多台“天王星”-9机器人直接出现在了演习部队的编队内,这些履带式机器人就像一辆辆小坦克,将自己隐藏在掩体中,被弹面非常小,很难被炮火击中,同时,炮塔上装满了反坦克导弹、火箭弹、30毫米自动炮和机枪,负责消灭距离3000至5000米范围内的模拟敌军部队和装甲车辆。
前几天,咱们写文章谈了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七十六周年阅兵式,文章没有引起太大反响,阅读量勉勉强强达到了九万多,但细细想想,正如咱们在之前文章里说的那样,俄罗斯的卫国战争胜利日阅兵,那是每年搞一次的“例行公事”。
9月18日,俄罗斯“人形机器人”科研生产联合体执行经理叶夫根尼·杜多罗夫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一些国家有兴趣采购“马克”(Marker)军用机器人并实现本地化生产,而该消息也使得已经投入俄乌冲突的“Marker”机器人再次成为焦点。
俄乌冲突仍在持续,当地时间2日,俄首批战斗机器人抵达顿巴斯同一天,乌首次确认摧毁俄新型防空系统“马克”机器人抵达顿巴斯可打击美德的主战坦克当地时间2日,俄罗斯国防部通报称,俄军在库皮扬斯克、利西昌斯克、红利曼等多个方向打击乌军事目标,摧毁数辆装甲战车和多管火箭炮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