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提到:道之为物,有物混成,物壮则老,等等。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提到鬼神,是因为在二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鬼神论大行其道,这是历史环境造成的,老子也不能例外,准确的说,老子是有神论向无神论过度时期的典型人物。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一般认为这段蕴含着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某种意义上是对的,因为任何矛盾的双方都不是孤立自存,都是为对方而存在的,比如说:任何高的存在,一定有一个矮的存在在先,因为高一定是相较一个矮的存在而高的,反之亦然,矮的存在也一定有一个高的存在在先…
比方说在抗日时期,伟大领袖毛主席提出的《论持久战》就是运用了辩证法来分析了中日之战最终走向问题,当时国人普遍认为日军强大,我军弱小,我们会败于日本, 但毛主席看问题明显比普通人深刻,毛主席认为当时的日本看起来强大但毕竟是小国,人口资源匮乏,我们虽比较弱但毕竟是个大国,人口资源众多,短时间内日本进攻很迅猛,但只要把时间维度拉长,日本的战线就会拉长、兵力就会分散、后勤补给难度就会增加,这是日本必然出现的弊端,到时候我们再组织优势兵力慢慢将分散在我广大国土的日军悉数歼灭,最后的结论是中国必胜,日本必败。
在学术领域,中医最大的“短板”,就是说中医是建立在“朴素唯物论”与“朴素辩证法”这个不严谨与科学的认识论基础上的理论体系,而不是建立在科学的唯物论与科学的辩证法基础上的科学理论体系,这就是在告诉人们,中医理论不科学或不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