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新闻记者 田柳 北京报道“如果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或活动一段时间之后,出现了头晕、头痛、乏力、口渴,还有面色潮红,有可能就是中暑先兆。”6月21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职业安全卫生研究中心主任樊晶光提醒到。
通常,我们认为冬季才是脑中风的高发季。其实,在夏季患上脑中风的人群也不在少数,俗称“热中风”。为什么夏季也会是中风高发期?我们该如何预防?它和中暑又有什么区别呢?据上海瑞金康复医院的放射科医生奚文静介绍,“热中风”主要发生在夏季,它可以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塞,甚至是脑出血。
明天(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立秋仍处于“三伏天”的中伏,人们容易出现四肢乏力、头晕昏沉、口中黏腻等症状,有哪些办法能够改善这些症状?在8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中医师龚燕冰对上述问题作出了解答。
“人仙仙”头昏沉重,4撇步防中暑56岁的杨小姐在参加路跑后,总觉得身体闷热、口干口渴,休息完后并没有改善,隔日参加有氧课程后,感觉头昏沉重,就像被紧箍锁住,后颈僵硬紧绷、人仙仙,又过两日仍倦怠爱困、注意力无法集中,原以为是运动酸痛产生的疲倦或感冒,没想到确诊为中暑。
9月7日 晴 气温26~33℃新闻报料电话:0715—8128787新鲜事、稀奇事、开心事、麻烦事,欢迎拨打热线电话,我们愿意和您分享,帮您跑腿...“天呐!怎么会这么热?”“天呐!怎么会这么热?”“天呐!怎么会这么热?
近期,多地连续发布高温预警,有些人出现了热中风的情况。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展淑琴对记者表示,切勿将热中风与中暑混淆,并自行采取一些降温、降暑措施,从而耽误治疗最佳时机。展淑琴介绍,中风又称为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病。
长沙45岁的王女士最近时常感到浑身不得劲,无精打采,坐在办公室里不一会就脑袋昏沉,非常容易疲劳。身边的朋友说她这是湿气重的表现,只有把湿气排除了,整个人才会轻快起来。于是王女士慕名来到长沙市第三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中医风湿病科)就诊。
身体发热发烫最主要是和下丘脑调节中枢有一定的关系,有时候比如说刚开始,人体感受了这个病毒,导致大脑里面有个下丘脑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但是咱们的身体不知道这个情况,误以为感觉到特别冷,导致体内的能量使劲地产能,产出太过,消耗太少,然后体内这些热导致体温急剧升高,然后达到一定的调定点
老话说,这叫“徇蒙招尤”,听着挺玄乎,其实就是咱老百姓说的头晕眼花,晃得厉害。咱老百姓讲究个接地气,不整那些弯弯绕,今天就来唠唠这头晕脑胀的事儿,顺便也说说咋能在家自己捣鼓捣鼓,用点简单的小方法,让脑袋清醒清醒。
高温酷暑,医院接诊的中暑病人也随之上升,这其中有一些还是危及生命的重度中暑病人,也就是热射病人。前几天,慈溪接连发现3例热射病患者,一人还不幸离世。24号下午,鄞州一名热射病患者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同样在这一天,余姚人民医院紧急收治了今夏余姚首例热射病人。
胃口不好、吃不下饭,肚子胀,大便不成形,拉肚子,整个人都无精打采的,脸色也不好看,嘴巴粘腻,皮肤还爱出油,关节酸痛,这些都可能是湿气在作怪,我们常见的湿气类型有两种,寒湿和湿热,弄清楚了才能对症下药,今天就给大家详细讲讲他们之间的区别,以及如何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