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河北新闻2月10日电(王天译 王喜民)花会巡演闹元宵,非遗民俗映福年。10日上午,河北曲周举办了2025年“鼓乐喧天”民间花会闹凤城展演活动。来自全县10个乡镇的千余名民间艺人组成非遗花会队伍,“一镇一特色”,游走在县城长6.3公里的振兴路上。
“谁牵幕上戏成人,屏显活声情动真。”曲周皮影戏形式生动、技巧精妙,有着超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为更好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建设了皮影人物雕塑主题游园。10月16日,不少居民走进该游园,在环境优美的园内散步、下棋……曲周县皮影人物雕塑主题公园里群众散步游玩。
中新网河北新闻1月20日电 (王天译 王喜民)春节临近,在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的大街小巷,年味儿变得愈发浓郁。在当地一些传统手工艺人的家中,一项延续多年的春节习俗——制作木版画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为这个节日增添别样的文化韵味。图为王晓丽在雕刻模板。
逛庙会,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承载了人们祈福消灾的美好心愿。商丘火神台庙会是古老的汉族民俗文化活动,由人们对祖先阏伯(火神)的祭祀演变而成,历史悠久。202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从曲周龙灯展演,到让群众大呼过瘾的连续七天戏曲盛宴,从“村晚”、村BA到花灯展、文旅集市……据不完全统计,2025春节期间,河北省曲周县举办的80余场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拉满春节仪式感。戏曲专场颂新春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七,曲周县凤鸣湖公园凤鸣广场天天“爆棚”。
国庆节期间,河北曲周县围绕“讲好成语故事 畅游多彩曲周”这一主题,对漳滏园、农大园、苗乐园、农业科技馆、凤凰文体中心等景区、场馆进行免费开放,同时融入成语故事情景剧、非遗龙灯表演和文艺演出等多项内容,为广大群众带来一场精彩丰富的文旅盛宴,让游客感受成语文化魅力,体验农科研学的妙趣
当下,河北省曲周千亩银杏树种植基地迎来最佳观赏期,基地内银杏树排列整齐划一,纵深远方,望不见尽头。扇形的树叶镶上了金边,在秋风中摇曳,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彩蝶。行走其间,仿佛进入了一个金色的梦幻世界,银杏树尽情绽放,诠释着金秋的本源。曲周县千亩银杏树种植基地。
天津“泥人张世家”第六代传人:传统非遗焕新彩端详着手中的泥人,缓缓拿起刻刀,轻轻削掉一小块泥巴,然后用手揉捏抚平,人物头像更加棱角分明……新春时节,走进位于天津古文化街一隅的泥人张世家工作室,“泥人张世家”第六代传人张宇正在聚精会神地创作。
12月3日上午,在曲周县曲周镇前河东小学,一场精彩的龙舞表演正在进行,游龙、钻龙、跑龙、盘龙……,伴随着激情的锣鼓,孩子们在操场尽情奔跑、乐在其中,曲周龙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融入学校的课间活动,在这里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曲周县以文化为载体、创新党史学习形式,把党史学习教育植入非遗文化传承当中,用艺术歌颂红色精神,让“非遗”焕发时代魅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在安寨镇东甫中心小学操场上,学生聚在一起。皮影戏《智取威虎山》正在这里热闹上演。
河北新闻网2月5日讯(河北日报记者 刘剑英)盘龙、钻龙、滚龙……伴着热烈喜庆的锣鼓声,一条条长二三十米的巨龙在舞龙队员们的默契配合下,闪转腾挪、上下翻飞,变化出20余种招式,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国家级非遗项目曲周龙灯走进邯郸市展演活动现场。通讯员王喜民 摄今天是农历元宵节。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2月5日讯(记者 张隽 通讯员 韩富强)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邯郸大剧院广场上张灯结彩,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盘龙、钻龙、滚龙……来自邯郸曲周县的5支“曲周龙灯”队依次登场展演,以龙灯展演的方式和全市人民一起欢度元宵佳节。曲周龙灯表演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