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融媒2月12日讯(记者 刘晋)弦管千家沸此宵,花灯十里正迢迢。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佳节。说起元宵节,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吃元宵、猜灯谜。可是,这些风俗产生得都不算早。更早的时候,古人过正月十五,会当“兽面大佬”,还会吃一种幸运包子。而且,这天还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
元宵节吃元宵、吃汤圆,除了寓意喜庆,合家团团圆圆,还有御春寒、补脾胃、益肺气之养生功效。不论是吃元宵还是吃汤圆,对身体都有益处,但毕竟属于高热量、高糖分的食品,还含有油脂,不宜过量食用,以下几点食用注意事项需要关注。
新春到,元宵闹!今天是元宵节,这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对于很多人来说,过完元宵节才算真正过完年。元宵节,据说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汉文帝为了庆祝平定诸吕之乱,每到这个时候,一定会出宫游玩和百姓同乐,到后来,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把元宵节列为重大的节日。
央广网北京2月12日消息(记者 郑洁怡 实习记者 刘之童)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寓意着团圆美满。然而,元宵虽然美味,因其主要成分为糯米,食用不当可能造成消化不良、血糖波动等健康问题,尤其是老人、儿童及特定人群需格外注意。那么,如何才能将元宵吃得美味又健康?
来源:【大河健康报】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元”为始,“宵”为夜,元宵意为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节为何要吃汤圆?元宵和汤圆到底有啥区别?怎样吃才更健康?以下是吃元宵汤圆的正确打开方式。元宵节吃汤圆的由来元宵节为何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在这个周而复始、大地回春的日子里,人们阖家团聚,其乐融融,包汤圆、吃元宵、看花灯。今天跟大家聊聊元宵和汤圆的那些事,这两种传统的节日食物有什么不同?从健康的角度出发,应该怎么选、怎么吃?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无论是在北方还是南方,吃汤圆都是元宵节必不可少的重头戏。不同的是,在北方称之为“元宵”,在南方才叫汤圆。很多讲究习俗的人都认为“不吃汤圆就不算过元宵节”,那么如何能既享受汤圆又呵护健康呢?
大皖新闻讯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又称灯节、元夕、上元节。吃汤圆、猜灯谜……2月12日,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安徽省民俗学会理事萧寒向记者介绍元宵节的习俗以及合肥民间的元宵节活动。萧寒向记者介绍,元宵节有丰富的习俗活动,比如吃汤圆、猜灯谜、舞龙狮、跑旱船、闹花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