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由于有个旱涝保收的工作,可以腾出精力照顾家庭,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不会为了生计而发愁。虽然我和老公一个月工资都只有几千,但是我们的房贷可以用两个人的公积金覆盖,生小病基本就刷医保卡,午饭都在食堂解决,没结婚前住宿舍就可以了。
因为工作关系,飞哥一直会接触不同“体制内”的单位及人群,身边也有很多朋友身处其中,在这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中,也正好和朋友聊起了对“体制内”这个群体的认识和看法,用他们的话概括来说:有的人:把“体制内”的经历比作一段修行,过程中不畏任何艰难险阻,能够克服重重困难。
普通人家的孩子,进入体制内,可靠的机会就是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不断向上级单位考,考,考!我放弃了乡镇GWY身份,选择了市直参公管理单位。我的一个远房的表叔,现在是市委组织部部长。他给我一个建议,趁着年轻有精力,一定要抓住机会考试,遴选到上级机关。这句话影响了我的大半生。
直播间提问我是独生女,体制内工作,有车有房,我父亲是做生意的,家里衣食无忧。我男友比我小3岁,学历是函授的专科,也是体制内工作,但是合同工。我跟他认识的时候,他是gwy,当时我还没有回现在这个城市,后来遴选考回来的,而他因为很难调动,而我又不想异地,所以他就直接辞职了。
春节回乡有感:1️⃣ 真诚是永远的必杀技,大家愈发排斥虚假应承。除了体制内的,好多人已经不再发拜年短信了,朋友圈一则”不一一打扰大家,祝大家新年快乐”已足够诚意,80、90、00后,挚交好友仍会相聚,其他人等不再攒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