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过愤怒的海》电影中涉及了很多心理学话题,关于教育,缺爱,原生家庭、情感,性,自我,人格,自恋等,关于网友好奇的一些问题,我们采访了知名心理专家,北京大学特聘心理讲师、济南大学校外硕士生导师罗 清军老师。问1:电影中的哪些剧情或细节,可以体现这两个年轻人身上的人格障碍特征?
当爱长期缺席,人们的生活变得孤独,渴望成为不容忽视的现实。特别是对于长期缺爱的女性来说,感情需求的迫切性可能会在感情中显现出来,导致她们情不自禁地追求爱。这一现象深刻影响着她们的生活,需要我们理解并提供支持。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长期缺爱。
爱情,从来都是不公平的。有些人,天生被爱情眷顾,总是不缺爱的环绕。长久地浸润在爱的汪洋里。而有些人,总是不被丘比特的剑选中,一直徘徊在爱的边缘。没有经历过被爱,没有被爱浇灌过,就好像一株随时快要枯萎的花朵,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你听说过“饥不择食”这个成语吗?
张爱玲有这样一句话:我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在感情里,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女人。傻傻为爱付出,为别人着想,却把自己折磨得痛苦不堪。这种女人,不是傻,而是心肠太软。越是缺爱的人,越容易被一点点甜收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