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 10讲 方剂的基本结构上一次我们讨论到方剂的配伍,配伍的目的,下面讨论方剂组成变化里的方剂的基本结构。 首先在这里要说明一下,这个基本结构就是指的原来的君、臣、佐、使,过去称为配伍原则的。为什么改为基本结构?这实际在方剂界讨论多年了,最早91年我们就提出来了。
这一点,目前来说,特别是在年轻的中医师当中,应用方药随意性还是普遍存在的,就往往心里想着,它具有什么功效,这方子里似乎它就是这样发挥,就没有掌握控制这功效发挥方向的一些技巧,也就是我们讲的,遣药组方阶段的两个环节里,熟练的配伍技巧,这个环节。
方剂学 01讲 绪论。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思想,动态的思想,在《方剂学》中反映得非常突出。有一定的规矩,这叫“剂”。既使是高高低低的,参差不齐了,但是它符合一定的规定性,也叫“剂”。由此可见,方剂是以药物按一定的规矩和方法组成的。《汉书 艺文志》里,第一次提到了这个“方”的规定性,它涉及到组织方剂时要考虑到药物的寒温,也就是药性了,针对疾病的具体情况,经过一些炮制加工调配,水火之剂,达到“通闭解结,反之于平”,达到治病目的。
内容提要纳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的《中医方剂大辞典》,是将历代中医药著作中的方剂,进行整理、研究、编纂而成的一部方剂学大型工具书。是对有史以来中医方剂研究成果的一次大总结,将填补自明至今中医方剂文献荟萃成书的空白。全书约1800万字,收方约10万首,分11册出版。
小王注视着桌上的书本,眉头微蹙。他对方剂学这门课程感到有些头疼,因为其中的知识点繁多,需要记忆大量的方剂和其组成。谢老师注意到小王的困惑,微笑着说道:“小王,方剂学的确是一门需要用心去学习和记忆的课程。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如何记忆方剂学的方法,以及一些技巧。
个人认为,在中医相关学科中,方剂学是最难学的一门。学习方剂不仅需要记忆,同时需要有足够的中医理论基础去理解方义,而且每个方子包含的信息量也是非常大的,这就注定了方剂学学习的困难程度。而方剂歌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记忆一些内容。
概念方剂是中医药学理、法、方、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药配伍组成的。“方以药成”、“方从法出”、“法随证立”,说明了方剂的来源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为用、密不可分的,反映了中医药学从实践到理论,又以理论指导实践的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