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其兼具思想性和实践性,既能够与中小学日常教学活动相结合,又能超出日常教学活动的范围,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合作能力、思辨能力的发展,符合政策导向和教学改革趋势,项目式学习得以在中小学实践中广泛应用,成为常态教学的重要补充。
【光明时评】作者:樊秀娣、阮文洁(分别系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主任、同济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秋季新学期起,上海启动在义务教育学校全面推进实施项目化学习,这一新举措受到包括学生和家长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中新网重庆新闻4月30日电(陈媛)30日,“有界·跨界·无界—项目式学习赋能跨学科主题学习”学术年会在永川区实验小学校(下称实验小学)举行,活动旨在探讨项目式学习赋能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研究,深化科学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助力永川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图为活动现场。
新建的教学楼会是怎么样的呢?“大楼的形状就像一架三角钢琴,楼顶是钢琴的盖子,楼层的高低代表着琴键的音区。大楼完工的那天,一定会很惊艳!”广州黄埔区天韵小学学生卜君昊表达了对校园改造的畅想和期盼。这是天韵小学开展“校园微改造”项目式学习的成果之一。
近年来,项目式学习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实践。教师对于项目式学习的内涵存在不同的理解。基于日常项目式学习实践指导的观察与反思,文章旨在进一步讨论项目式学习的五个重要内涵,即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学习模式、课程形态和学科整合方式。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青岛6月25日讯(记者 孙军)今天,青岛市市北区教体局隆重举行儿童项目式学习(PBL)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此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全国第一个由教育行政部门成立的儿童项目式学习研究中心诞生,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导读:随着新课标的颁布,整个育人导向更加清晰,即一切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从真实世界的问题出发,通过组织学习小组,让学生借助信息技术以及多种资源开展探究活动,在一定的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并将研究结果以一定的形式发布的学习方式——项目式学习,成为让学科实践落地和学科素养目标实现的有利抓手。
这是项目式学习吗?这一常见疑问不仅反映了一线教师普遍对项目式学习的认知不足,还凸显了项目式学习与其他创新教学方法区分开来的复杂性。据美国巴克教育研究所的定义,项目式学习是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和应对真实、引人入胜和复杂的问题、困难或挑战,以此获得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