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岛日报社】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月6日讯 有人说,阿尔兹海默病是最残忍的病,忘记了你的名字,忘记了你是谁,却还记得爱你。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阿尔兹海默病的进程是不可逆的,家人只能眼睁睁看着患者逐渐失去所有的记忆,与这个世界漫长地告别。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岳阳 王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海华)1月26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陆港院区成功为78岁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屈阿婆实施了“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术后一周,屈阿婆已能认出家人。手术正在进行中。
近期,继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神经外二科开展青岛市首例超显微淋巴回流重建手术治疗阿尔茨海默症以后,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全覆盖神经外一科紧跟而上,多学科协作,成功为一例65岁患者宋女士实施超显微颈深淋巴管-静脉吻合术外科手术治疗。
根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2》数据,2019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已达到1314万人,是全球AD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且AD已成为我国第五大致死疾病,每年带来高达1677亿美元的疾病支出,疾病负担与日俱增。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秦洪涛 郑桢桢)“王医生,你来了。”1月4日,手术后第二天,当十堰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2病区/显微骨科副主任医师王小涛走进病房,患有阿尔兹海默病的罗大爷(化姓)主动与其打招呼。
中新网湖北新闻11月20日电(陈有为)在医学领域,阿尔茨海默病一直被视为难以攻克的难题。武汉协和医院20日发布消息称,该院通过外科手术对5名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进行治疗,术后记忆力得到明显改善。72岁的吴先生(化名)是其中之一。
从暴躁易怒到温和平静,从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丧失到主动与他人交谈,从双下肢强直表现到如今可在家人搀扶下行走……短短十来天,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郭先生好像换了一个人。而这些飞跃式的改变,都得益于一台手术——颈深部淋巴管-静脉吻合术(颈部LVA)。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翀 通讯员 陈有为 实习生 汪颀伟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协和医院)在湖北省率先为5名重度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实施了外科手术治疗,取得显著成效。72岁的吴先生(化名)曾是广东汕头交警,5年前确诊阿尔茨海默病,记忆力急剧下降,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来源:秦楚网】今年75岁的罗大爷患阿尔兹海默病3年了不仅记忆力严重减退脾气越来越差而且晚上无法入眠……近日,十堰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2病区/显微骨科团队通过超显微手术成功帮他“重拾记忆”75岁大爷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生活陷入困境今年75岁的罗大爷,3年前被确诊罹患阿尔茨海默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