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一般习俗所谓出殡,亦称出丧、出葬或送殡、送葬、送丧等,是指将棺柩或灵柩从停柩停灵的地方移送至安葬或安放的地方的丧事礼仪。《仪礼》里面叫“执披”,即用丧服布带(功布,即丧服小功之布)挎在肩膀上拉灵车。《朱子家礼》里面出殡称“发引”,也是用功布拉引灵车的意思。
人去世之后,在放入棺材之前叫“尸”,即停尸;把逝者放进棺材叫“殓”,即入殓;入殓以后称逝者为“殡”,即停殡;棺材和逝者合起来叫“柩”,即棺柩;将棺材从家里拉出来叫“引”,即发引;将棺材埋到土里去,叫“葬”,即归葬。下面具体训解这几个字,看看它们与丧事活动基本程序的关联。
其实所谓的民风民俗,就是指创造在民间又流传在民间,还具有世代相习的传承性事象,其中就包括了节日,婚恋、礼节、饮食、建筑、喜好、以及服饰等等,这是由广大劳动人民所创造,同时也是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白事中的三跪九叩之礼,有什么步骤,如何去做文/@成长新视点在传统的殡葬礼仪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一些亲戚朋友在拜祭亡人的时候,会行三跪九叩的大礼。三跪九叩,是中华民族传统之礼中的最高级别。白事三跪九叩礼的步骤,意思是一跪三叩,重复做三次,跪是双膝跪地,叩是头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