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大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在2天内相继发表于Nature、Science期刊。2023年6月8日,相关研究成果《All-perovskite tandem solar cells with 3D/3D bilayer perovskite heterojunction》以快速预览形式在线发表于《Nature》主刊。
3月17日,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官网发布最新动态,学校计算机系与人工智能学院获得了9项华为火花奖。记者了解到,自2021年11月起,华为公司把产业中的挑战难题面向社会发布,这些难题兼具商业价值和科学价值。
自己拍的"我们南京大学的大计算机类学科,她的教学和科研始于一九五六年,那个时候条件非常艰苦。这时我们共和国刚成立不久,国家正需要计算机方面的科研,我们的前辈徐家福先生和孙仲秀院士为代表,就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1956年,我们成立了计算技术专业,那个时候计算技术专业是在数学系。
8月25日,在澳门举行的第32届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IJCAI )2023闭幕式上,IJCAI 执行委员会宣布,南京大学周志华教授当选为新一届的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理事会(IJCAI Trustee)主席。周志华是中国大陆首位担任此职位(IJCAI President)的学者。
·“一个广谱疫苗的设计,最基本的是抗原的科学设计,而不只是生产技术路线的调整。抗原的科学设计是需要科学概念和科学手段的革新来促成的,技术的迭代可以很快,但科学的革新是需要时间、需要验证的。现在已经到了成就一款新冠或流感广谱疫苗最好的时期。
研究以“Vaccination with Span, an antigen guided by SARS-CoV-2 S protein evolution, protects against challenge with viral variants in mice”为题,研发了一种覆盖“共性突变”的广谱疫苗免疫原Span,可诱导产生针对阿尔法、贝塔、伽马、伊塔、卡帕、德尔塔、拉姆达和奥密克戎及其亚系在内的广谱中和抗体,保护实验小鼠抵抗包括Omicron在内多种新冠病毒变异株的致死性攻击。
9月20日,栖霞区科学技术局牵头组织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开展校地对接活动。会前,卢静一行在南京人工智能学院负责人的陪同下,参观了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lamda实验室,简要介绍了学院概况、学科特色、办学成就、代表性科研成果等情况。
很多人是从《机器学习》开始了解周志华教授的,这本书2016年1月底出版, 首印5000册一周内竟告售罄,此后8个月重印9次,截止2021年10月已经是第一版第37次印刷,先后登上亚马逊、京东、当当网等的计算机类畅销书榜首。
截至 2024 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已达 32.1% ,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三大赛道企业数量占全国 15%。而杭州在 2024 年新引进 35 岁以下大学生达 67 万人,数字经济领域人才净流入率连续 8 年居全国首位。
" LAMDA" 的含义是 "Learning And Mining from DatA". LAMDA 的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模式识别、信息检索、演化计算、神经计算,以及相关的其他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