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在社交媒体上刷到两句很“扎心”的话,一句是“上船不思岸上事,上岸不提船上人”,一句是“人的朋友都是分阶段的”。这两句话,让我不禁反思自己,想起了我小学、初中、高中、本科、硕士各个阶段的朋友们。
昨天,看了一部日剧《一周的朋友》,看完后特别暖心。但他离开之前说过的一句话,让我始终放在心中:“我知道你不喜欢我天天跟着你,但我也是真的想跟你多玩一会。因为我就只有你一个朋友,我很想珍惜。现在我走了,你可以不用见到我这个烦人鬼了”之后,我真的就再也没有见到他了,他的QQ空间也没有
这也是朋友之伦所能真正带给你我的“大欢喜”、“大自由”——它的外延,无限广阔,人生的无限广阔并探索宇宙、改造世界的无穷动力,常常承载于“朋友”两个字上。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朋友”?这种原本不成问题的问题,今也裹上了沉甸甸的狐疑、争议。
12月27日,聂女士在自己的社交平台晒出了结婚照并配文,“和妈妈安排的相亲对象李同学领证了,长辈们都很高兴!我们也很高兴!”这段奇妙的缘分,还要从4个月前说起。今年8月,聂女士和相亲对象李先生第一次见面时,因疫情的原因被封控在了三亚的一家民宿里,共同生活了两个多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