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机构数下降,大规模的学科类培训无序发展趋势已经基本得以遏制。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有所下降。
某地一学校学生在进行足球训练。图/新华社日前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关于“激发改善型消费活力”中提到教育和培训消费,被市场解读为利好。不少人认为,这是教培行业再次迎来了春天。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统筹推进“双减”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巩固校外培训治理成果,严控学科类培训,规范非学科类培训。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数字化、全流程管理。
12月30日,德州市教育局发布《致全市校外培训机构的告知书》,提醒各校外培训机构及从业人员不得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规范收取培训费用,严禁以任何形式发布校外培训广告,具体如下:一、依法依规开展校外培训请各校外培训机构认真对照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
1月15日,广东省教育厅发布《致全省校外培训机构的告知书》(下称《告知书》),向各校外培训机构发出提醒,强调寒假期间任何形式的学科类校外培训都属于违法违规行为,并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培训费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等方面均作了提醒。
1月7日,广州市教育局在官网发布《寒假期间致全市校外培训机构告知书》,向广州各校外培训机构及从业人员发出提醒,寒假期间,校外培训机构不得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应做到规范收取培训费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得举办违规竞赛。提醒内容具体如下:一、不得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
11月11日,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关于印发《广东省民办培训机构设置标准》的通知。《设置标准》于2024年11月11日印发,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正式实施之前属于过渡期。
深圳小学和初中的寒假已正式开启,1月17日,深圳市教育局发布《关于2025年寒假校外培训致家长的一封信》,温馨提示广大家长,根据国家“双减”政策规定,寒假期间,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开展学科类培训。家长在选择文化艺术类、体育类、科技类等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时要保持理性和谨慎。
为继续巩固全市“双减”工作成果,为确保孩子们度过一个平安、祥和、快乐的假期,近日,惠州市教育局发出《致全市校外培训机构的告知书》,提醒校外培训机构五一期间不得违规开展学科类培训。根据“双减”政策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
央视网消息: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26日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针对“双减”政策,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称,将健全校外培训治理长效常态机制,严控学科类培训,加强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治理,规范非学科类培训,特别是要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培训行为。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12月27日讯(记者 黄星榕 通讯员 王培珊)12月,厦门市市场监管局进一步出台了《厦门市学校及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收费行为合规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旨在助力教育机构合法合规地实施价格行为,保障受教育者的知情权。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厦门12月27日电 (杨伏山 王培珊)《厦门市学校及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收费行为合规指引》(简称《指引》)今年12月出台,旨在助力教育机构合法合规地实施价格行为,保障受教育者的知情权,为厦门价监品牌增加一块重要拼图。
1月23日,寒假来临,襄阳市双减办为进一步规范寒假期间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由市教育局会同市科技局、市文旅局、市公安局、市消防救援支队等部门执法人员,在城区开展联合暗访检查,现场移交并整改违规学科类培训机构4所,拆除违规广告6块,约谈机构负责人,签订《守法经营承诺书》。
寒假是休息调整的时间,也是“充电”的好时候,校外培训、研学活动成为一些学生和家长的选择。然而,开展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虚假宣传、“只旅不研”等现象侵犯了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不利于孩子们健康成长。陕西多部门采取措施,规范校外培训和研学活动,保障孩子们度过一个既充实又安全的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