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呼和浩特11月6日电 题:蒙古族呼麦:从一人歌喉听万马奔腾中新社记者 张玮大幕拉开,昏黄的灯光映照着台上的古老乐器,马头琴、陶布秀尔(蒙古族传统弹奏乐器)先声夺人,呼麦、长调等蒙古族音乐技能轮番上场,合声瞬间席卷整个舞台,将观众“拉”到内蒙古大草原,沉浸式感受万马嘶鸣、踏草
呼麦是居住在蒙古高原上的古代先民创造的一种神奇歌唱艺术,是一个歌手纯粹用自己的发声器官,在同一时间里唱出两个及以上声部。来自内蒙古民族大学的呼麦教师包那日苏一直致力于呼麦的传承和发展,在他看来呼麦是古老而神秘的,它记录了草原民族内心深处对时光的记忆。
姜嘎这个名字来自史诗《江格尔》。力大无穷的英雄江格尔,在南西伯利亚的图瓦国,读音变成了姜嘎。姜嘎每天上午10点到宾馆来——宾馆在清澈的安吉拉河的南面,是国宾馆。虽说是国宾馆,房子却很小。走廊铺着厚厚的羊毛地毯,墙上挂着大幅油画,整个宾馆只有二十多个房间。
有关于呼麦是如何产生的传说有很多,蒙古人有一种奇特的说法:蒙古族远古先民在深山游牧时听见河流、瀑布发出的在山谷回荡的声音时动人心魄,便虔诚地模仿。还有一种说法是:呼麦最早的实用意义就是畜牧和狩猎,好的猎人可以模仿任何野兽的叫声。
约德尔唱法遇上呼麦的即兴二重唱,瑞士山间的牧羊人与蒙古草原的牧马人,这是一场超越语言的交谈约德尔唱法是源自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一种特殊唱法、歌曲。在山里牧人们常常用号角和叫喊声来呼唤他们的羊群,牛群,也用歌声向对面山上或山谷中的朋友、情人来传达各种信息。
巴音达拉和乐队成员在赛里木湖上演唱。 受访者提供中新网乌鲁木齐4月29日电 (李明非)不久前,在武汉市一家大型商超里,一个小乐队现场演奏音乐,吸引不少人驻足围观,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摄像。乐队主唱名叫巴音达拉,来自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