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背景:1937年10月26日,国民革命军第88师第524团一营开始坚守上海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这也是自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以来的尾声战役。全团410人左右,但当时为了保密人数,迷惑敌人,宣称谢晋元部麾下共有“800”人坚守四行,故称“八百壮士”。
来源:新京报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意义,不仅在于战士们英勇无畏、视死如归地保家卫国,也在于它唤醒了一批最重要的“观众”——苏州河对岸的中华儿女们。作为院线重启后首部国产大片,《八佰》不负众望,其点映首日票房便破千万,而正式上映第三天,票房就已突破6亿元。
今天,命运多舛的电影《八佰》终于上映了。《八佰》描绘的是国民党八百壮士坚守4天4夜,保卫上海四行仓库的悲壮故事。如果只看电影的话,我们不知道这场战争是如何开始的,又是如何演化的,结局又如何?要想知道这部电影背后的真实历史,我们首先来说电影为何一波三折。
今天单位组织观看了电影《八佰》,尽管之前也做了些功课,了解了一些内容,还是深深地被电影吸引。二个半小时的电影,我一动未动,一会情绪激昂,一会又潸然泪下,这些铁骨铮铮的中国军人的爱国精神,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令人动容,在国民党七十万军队兵败如山倒,潮水一样的溃退时,这八百勇士的大无畏精神,不仅令敌人胆寒,也给悲观失望的中国大地带来了希望,看到了光亮。
八百壮士浴血奋战 用生命捍卫民族尊严8个炮弹孔,430多个枪弹孔,无需穿越时空,历史仿佛就近在眼前。视频中的这面墙是复原过后的四行仓库的西墙。 因为《八佰》这部电影的热映,四行仓库纪念馆的访客量比以往多出两倍,几乎每天都有人来到这个广场,献上鲜花以及对英雄的敬意。
1937年8月,日本入侵上海,淞沪抗战由此展开。第88师是淞沪会战中中国最精锐的部队之一,524团则是该师最精锐的团,会战反击第一枪就由该团一营打响。10月26日,中国军队全线西撤。为了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坚决态度,国民党决定留下部分兵力在四行仓库抵抗日军。
电影《八佰》今日公映。本报讯电影《八佰》今日公映。八百壮士固守四行仓库,用热血和生命守家卫国的故事深深感动和震撼了广大网友,“看哭了”成为被大家频频提到的关键词。有观众说:“到了泪点哭得发抖,中华民族的无畏精神是不可磨灭的。”更有观众表示:“周围人哭成一片,终于明白为什么座位上要放纸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