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自然中,人类的生老病死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规律,但在几千年来人们的固有观念中,任何关于“死亡”的事件都是十分严肃且沉重的,这直接导致“安乐死”成为一个敏感的话题。在我国,尽管人们忌讳论及死亡话题,但如何实现善终却又是很多人最本真、朴实的客观需求。
作为“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一直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技术,但造纸术究竟起源于何时何地,却是史学界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没想到,八十年代一个老汉一次解手,却帮助人们终结了这一争论,还刷新了我国的两项世界第一。
2001年,央视的一档访谈节目专门采访了中国首例安乐死执行者蒲连升。记者提问:“蒲先生,你对当年的行为有过后悔吗?”蒲连升挠了挠头,坦言道:“我感到无比的后悔。如果有人再让我去执行安乐死,就算给100万我都不干。
1986年10月7日,操劳一生的刘伯承元帅在北京因病逝世,这个为了国家呕心沥血了一生的功臣的离世,让无数人陷入了不可自拔的悲痛中。作为刘伯承挚友的邓小平此时虽然已经82岁高龄了,但是当他得知好友离世的消息之后,还是忍不住落下泪来。
1986年2月9日农历大年初一凌晨1时,由配属于沈阳铁路局通辽铁路分局赤峰机务段东风4型内燃机车牵引的1309次货物列车在夜幕中正以每小时50公里的时速行驶在京通铁路赤峰段下行方向朝阳地至五十家子区间段上。1时30分,列车接近了前方将要通过的五十家子站,根据运行计划,列车将在五十家子站2道通过。
1986年12月3日早上,昆明市郊区黑林铺轮胎厂外,一个满身是血的男人跌跌撞撞的走进了厂里。一些刚来上班工友见状吓了一大跳,人们纷纷围了过来关心的问道:“老李,咋回事啊,你刚出去一会儿怎么就变成这个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