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潭柘寺有一副描述弥勒佛的对联:容天下难容之事,笑世间可笑之人!佛教中有三戒五毒之说,分别为“贪、嗔、痴、慢、疑”,是我们困苦的根源,也是我们不明本性,追逐外境,迷于色相,迷于外尘所至。你我皆非佛,人性皆有之。
佛法无边,不渡无缘之人。佛法第四课讲述的是贪、嗔、痴三种烦恼。贪指的是对物质、财富、名利等的渴望和追求,而不能满足时会感到痛苦和不满足。佛教认为,贪是一切烦恼的根源,它使人迷失自我,追求短暂的快乐而忽略了内心的真正需求。
人也是动物的一种,一万年前的人和野兽没有什么区别,经过万年的时间改造,人类站在了地球食物链的最顶端,变成了具备高等智慧的动物,人通过后天的学习改造,呈现了人设,骨子里还是隐藏着贪嗔痴,没有无源的背叛,也没有无故的忠诚,所有的原因也都是利益权衡的结果,所有的偶然追根溯源也都是必然,
家里经济条件虽然谈不上有钱但也是衣食无忧,可是我总是不快乐,我老公说我是因为我太贪,我不能理解,无意中发现一句话过得快乐的人是有智慧的 ,原来我总是嫌弃他们父子俩没心没肺天天乐呵呵的那么知足,原来是我最愚蠢。
嗔心,很重的嗔心,要跟人家结冤仇,居士与居士之间结冤仇,居士与出家人结冤仇,跟家人结冤仇,然后你又拼命地念佛,这样修行有没有效果?我们活在这个时代啊,物质生活是挺好,吃得也好,穿得也好,住得也好,是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