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9月10日是世界预防自杀日,“厌学厌生”“青少年抑郁”……在这些热点背后,“生命教育”显得愈发重要,家长又该如何给孩子上好“生命教育”这堂课呢?“我们说一定要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要有不同年龄的策略。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江西新闻客户端讯(项川明)为了使青少年能够认识到生命的珍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珍惜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进而自觉抵制违法行为,12月20日,月湖区人民法院主任科员高嵩为鹰潭市第七中学的孩子们带来了“生命教育”讲座。
近期,教育部网站发布《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1224号建议的答复》提出,教育部将根据《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学生身心发育特征和认知水平,对教育目标和内容进行系统设计,在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有序铺开,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此文为南方周末读者对《这群高中生,为自己写下悼词:一节关于死亡的语文课》(2023年8月10日《南方周末》关注版)的回应。)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充满了各种内卷。中小学课堂上,教师向学生推销知识,顺带贩卖一些有意无意的焦虑。
一场疫情,痛定思痛之后,让人们对生命有了重新的认识,也让人们开始审视曾经的生活历程。当教育让每个生命感受到尊严、价值和成就时,教育敬畏生命的品质就会完美呈现,生命教育就会如潺潺流水,在每个学生心中自然流淌,润物无声。
本报讯 记者李茹报道:11月2日,长治学院青年志愿者们走进市红十字生命教育体验馆,开展生命教育体验活动。 市红十字生命教育体验馆内设置了多个功能区域,通过多媒体展示、模拟场景以及专业讲解人员的细致解说,全方位呈现了红十字会的发展历程以及各类生命教育相关知识。
热评近年来,生命教育逐渐走入高校讲堂。据不完全统计,约有20余所大学开设了生命教育相关课程,很多课程一经推出就收获了不少“粉丝”,成为“一座难求”的网红课程。(2月14日《中国青年报》)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这十八天的行程,从高雄开始,经过台南、台中、彰化、民雄、花莲、台北、苗栗,最后在桃园结束,遇到二十三位可爱的人,旅程从入世到出世,覆盖了出生、成长、衰老、临终、和死亡的全生命过程,真真正正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生命教育之旅。
生命教育的本质,首先是获取关于死亡问题的理性认识;其次,我们都应该建立对死亡问题的正确看法和态度;再次,学习处理死亡问题的技能,包括正确处理自身和他人的死亡;最后,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形成正确的关于死亡及生命的自我意识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