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我非常认同复旦大学古代文学教授黄霖先生的观点,他认为“评点的长处,就在于凭着切身的感受,真实的体味,用自己的心贴近著作者的心去做出批评,而不是编造悬空的理论,或者是搬用别人的所谓理论来硬套。”
【原文】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成语名字】:蒹葭倚玉树【成语拼音】:jiān jiā yǐ yù shù【成语释义】:蒹葭:没有长穗的芦苇。芦苇靠在玉树旁。比喻一丑一美不能相比。也用作借别人的光的客套话。【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蝗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元并坐,时人谓蒹葭倚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