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网络上自称圣人的人大有人在,这些人符合圣人的条件吗?当然不符合。希望大家明察,不要盲目跟风。究竟怎样的人是圣人?成为圣人有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标准。圣人界定来自儒学传统,孔子把人分五等,由低向高依次是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和圣人。
伏羲氏: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与女娲同为福佑社稷之正神。风姓,又名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史记》中称伏牺,在后世与太昊、青帝等诸神合并,在后世被朝廷官方称为“太昊伏羲氏”,亦有青帝太昊伏羲一说。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郭闻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吴光《知行合一致良知——王阳明的“良知”心学》●吴光、张宏敏、金伟东《王阳明的人生智慧》●董平《传奇王阳明》●张宏敏《阳明学研究报告》《阳明行迹方志文献选刊》近些年,“阳明热”持续升温,热到了海外,阳明学成了“显学”。
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人称王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家境显赫,吏部尚书王华之子。明朝三大圣人之首,是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集写书、育人、论道、办学、行军打仗于一身的大家。
作者:申佑军“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天泉证道,用四句话囊括天地万物,成就五百年来心学耀眼夺目的结晶。四句话中前四个字是阐述,后三个字是解释。浓缩一下就是讲四个善恶。
回顾人生,这三个“矩”,是要始终不渝遵循的。记得有人这样评价王阳明,“凡聪明敏捷,能洞察秋微,又能妙计频出者,是为有智之人;天真恻怛、感愤人间之不幸、感慨国家之悲运者,是为有情之人;豪情勇猛、处事不惊,临大敌而无所惧者,是为有意之人。”
知道你是在一部叫《明朝那些儿》的历史小说里,后来听梁启超先生说,在中国历史上只有两个半圣人,一位是孔子,另一位是王阳明,还有半个是曾国藩,你走后大约100年,大明王朝命数耗尽,被清朝所取代,这曾国藩就是清朝晚期的中兴名臣。
王阳明 曾国藩是公认的两圣人,立德、立功、立言三方面都是楷模,一直有谁高谁低的讨论,没有公论。三方面对比,立德:个人行为都无可挑剔,圣人标准约束自己,行事遵从良知,但王阳明对待贼寇更以归降为主,使人改正,曾国藩可是有‘曾剃头’称号;
这是一部深入剖析中国明代著名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王阳明及其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的历史事件的著作。以宁王之乱为切入点,以王阳明为核心人物,讲述了明朝正德、嘉靖两朝的历史大事,还原了当时复杂的政治背景、社会状况以及王阳明个人的心路历程。
7月中旬的成都,大雨滂沱,但到杜甫草堂缅怀诗圣的游人却不少。杜甫草堂,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遂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历代都有修葺扩建。今天的杜甫草堂,各式建筑繁多,林木森森,景色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