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庙花灯璀璨 (黄丽泳 供图)九一街绚丽多彩 (陈晓东 摄)南俊路如梦如幻 (陈晓东 摄)中山路展示精品传统花灯 (王金植 摄)府文庙的百家姓红灯笼(王金植 摄)月牵古塔千年影,虹挂长街十里灯。每逢元宵佳节,泉州的花灯盛况总能吸引万千游客流连忘返。
为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弘扬传承传统美德,培育文明新风,增强军地机关干部凝聚力和向心力,丰富部队官兵及地方机关干部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促进军地沟通交流、密切新时代军政关系,2月9日,晋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双拥办)联合市政府办、驻晋某部队开展“共建闹元宵 军民同心圆”元
提灯游街,年味满满。庄钊滢 摄火鼎公婆表演是“泉州闹元宵”习俗的“重头戏”。庄钊滢 摄东南网2月13日报道(福建日报见习记者 庄钊滢 通讯员 李泽波)泉州人常说“上元小年兜”。自尾牙起,属于泉州的“年味”层叠垒砌,直至元宵节“闹”向最后的高潮。
□融媒体记者 王金植春光结胜百花芳,元夕分华盛泉唐。元宵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泉州元宵节丰富的民俗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散发出独特魅力。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泉州闹元宵习俗参与申报。
灯火璀璨 福满人间2月12日18:00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推出福满元宵·巳巳如意——2025元宵特别直播2025正值乙巳蛇年,福建的崇蛇文化源远流长,蛇被视为保护神和吉祥的象征,被赋予了驱邪避灾、祈福保平安的神秘力量,许多民俗活动也融入了蛇的元素,如舞蛇、蛇灯等;在长
泉州网2月8日讯 随着元宵佳节的日益临近,泉州市街头巷尾开始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各式花灯纷纷亮相,与广大市民相见。在鲤城区南环路的汉月花灯工作室中,一片繁忙景象,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傅草艺先生正带领工作室的艺人们夜以继日地忙碌着,赶制元宵花灯。
□融媒体记者谢伟端/文 受访者/供图(除署名外)去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泉州的灯彩(泉州花灯)、灯会(南安英都拔拔灯)、元宵节(泉州闹元宵习俗)和元宵节(闽台东石灯俗)等4个项目参与申报。
元宵“村晚”闽南味十足(田洋九九 供图)国潮灯展吸引众多游客(受访者 供图)状元故里点灯红,春风得意马蹄“吉”。昨晚,晋江市池店镇九十九溪田园风光景区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元宵盛会。无独有偶,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盏盏花灯亮起,也将安平桥景区装点得五彩斑斓。
2025年2月11日,中国工商银行晋江泉安路支行以“童趣元宵·财智同行”为主题,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元宵花灯DIY暨少儿财商教育亲子活动。此次活动巧妙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金融知识相结合,为家长和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寓教于乐的节日盛宴。
闽台同名两东石 共数宫灯闹元宵!今日是农历正月十三,今起至正月十五,在晋江东石嘉应庙,传承200多年的民俗活动“数宫灯”如约而至。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为我国第44个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成为全人类共享的文化遗产。
新人提着宫灯来到嘉应庙闽台同名两东石,共数宫灯闹元宵!农历正月十三起至正月十五,在晋江东石嘉应庙,传承200多年的民俗活动数宫灯如约而至。海峡两岸有同名为“东石”的滨海乡村,一个在福建晋江,一个在台湾嘉义,两地共有一种全国独一无二的元宵灯俗,世称“闽台两东石,共数一宫灯”。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柳小玲为营造欢乐祥和、温馨暖心的来泉旅游氛围,1月29日至2月4日(正月初一至初七),泉州市文旅局将在泉州动车站、泉州晋江国际机场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旅客,送上新年的第一杯暖心奶茶、第一盏精美花灯、第一份满满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