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4月12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4月12日发布消息说,根据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巡天观测的丰富数据,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研究员带领团队提出一种全新分析构架“Pincus-Lyaponov相图”,得以量化爆发事件的随
中新网北京11月26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11月26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天眼”(FAST)脉冲星科学研讨会宣布,截至2024年11月,“中国天眼”发现脉冲星数量已突破1000颗,超过同一时期国际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数量的总和。
中新网北京12月12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12月12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由国家天文台领导的国际团队,通过“中国天眼”(FAST)“快速射电暴(FRB)的搜寻和多波段观测”优先重大项目,最近对银河系内磁星软伽马射线重复暴源SGR1935+2154开展多波段观测获得新发
来源:新华社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中国天眼”FAST近期发现了6个距离地球约50亿光年的中性氢星系,这是人类迄今直接探测到的最远的一批中性氢星系。相关成果10日在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在线发表。“中国天眼”夜景(无人机光绘)。
图为2月27日在维修保养期间拍摄的“中国天眼”。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摄新华社贵阳4月17日电 (记者赵新兵、欧东衢、潘德鑫)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发现的新脉冲星数量突破900颗。
11月26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举行FAST脉冲星科学研讨会并对外发布,截至2024年11月,位于贵州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自调试以来,已经发现的脉冲星数量突破一千颗,超过同一时期国际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数量的总和,其中包括大量的毫秒脉冲星和脉冲星双星,大大丰富了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称为“中国天眼”(FAST),投入运行以来,每年平均的观测时长超过5000小时。截至今年11月,它已发现脉冲星超过1000颗。11月26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举行FAST脉冲星科学研讨会,介绍这座大国重器的运行情况。
4月17日“中国天眼”再次取得重大突破发现新脉冲星超900颗是国际上同一时期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总数的3倍以上浩瀚宇宙 无垠时空贵州平塘县的崇山峻岭之中“中国天眼”深眸凝望向宇宙深处发出遥远的目光这座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承载着人类对宇宙无尽的好奇与探索“中国天
近日,“中国天眼”FAST的核心阵试验样机建设正式启动,计划利用FAST周围5公里内优异的电磁波环境,建设24台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与FAST组成核心阵。核心阵将有效提升FAST分辨率、精确定位和精细成图能力,大大拓展现有科学研究领域。
来源:新华网 它,将人类“视界”延伸到百亿光年之外。极目星空,“中国天眼”步履不停,探索不息。8年前的今天,2016年9月25日,“中国天眼”正式落成。“中国天眼”到底是一个多大的工程?它到底又有什么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9月2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北京时间2024年9月25日,正值“中国天眼”FAST落成启用八周年之际,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FAST核心阵科学和技术研讨会,共同谋划FAST核心阵的科学规划和建设。当天,FAST核心阵试验样机建设正式启动。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11月26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了解到,位于贵州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自调试以来,发现的脉冲星数量突破一千颗,超过同一时期国际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数量的总和,贡献了脉冲星领域多项重大成果,这对于理解脉冲星的形成和演化及检验前沿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