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公布提名名单,青年导演李旭处女作电影《傍晚向日葵》荣获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最佳摄影两项提名。当日,片方发布金鸡奖提名版海报,女主人公极致情绪表达的面部铺满画面,夸张虚化的处理让观众顿时生出某种一探究竟的好奇感。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我们来过,爱过,奋斗过,做出了一点贡献,还留下了一点光亮,那就是我们活着的意义。”3月2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在2023第五届北京大学清明论坛上表示,生死问题不仅是哲学理性命题,还是一个温度的感性问题。
Xiaosu Jing是一位base在伦敦的中国籍艺术家,她的作品融合了哲学思考与视觉艺术表达。她的教育背景跨越中国与英国,于2008至2012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完成数字媒体专业学士学位,随后继续深造,在2018至2023年就读于伦敦坎伯韦尔艺术学院的绘画专业。
人活一世,究竟是满足肉身的欲望更重要,还是追求精神与灵魂的觉知更重要?肉体是意识和灵魂的载体,肉体受精神支配,肉体消亡是宇宙的规律,如同星系和星球会被更大的星系粉碎,分离,重组一样,人逃不过死亡,即使人类一直致力于永生的实验。
“生与死早有定数”是一种常见的哲学观点,它强调了命运或天意对于生命的决定性作用。这种观点认为,每个人的生与死都是早已注定的,无论我们如何努力或选择,最终的结果都是无法改变的。拍摄于2024年2月然而,这种观点在不同的文化和信仰体系中可能有不同的解释和意义。
在我们的观念里,死,是心底最深的忌讳。从古至今,人们都在逃避死亡。小说中,美猴王在地府,一笔勾销了生死簿。历史中,无数皇帝求道炼丹,妄图长生不老。许多人一生都想逃脱死亡,但当死亡真的来临,却万分恐惧。有人说,中国最缺乏三种教育:性的教育、爱的教育、死亡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