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日报 今年秋季学期起,市属公办高校面向近5万名大一新生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学期过半,记者探访发现,除了通识基础课,各校还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资源优势,推出了“AI+专业”特色课程。当AI遇上所学的专业,人工智能带来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啧啧称奇。
【来源:新华视点】新华视点·AI走进生活|人工智能,高校“人人皆学”?今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多所高校面向本科生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北京宣布市属公办本科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全覆盖,天津则面向全市高校全面开放首批3门市级人工智能通识课。
来源:【河北经济日报】近日,廊坊市第一实验小学人工智能通识课第二期课程开课。课堂上,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及生动有趣的讲解,向学生介绍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以及未来趋势等知识。
9月4日,四川成都,一位老师为学生介绍《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内容。西南交通大学组建了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团队,在2024年秋季学期开设了首门AI课程《人工智能通识》,让学生可以探索人工智能与多个学科的有机融合,提升学生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和跨界能力。
面向大一新生的通识课“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现已排定课表,组织评选首批“人工智能+高等教育”优秀应用场景案例、首批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典型案例,支持百余门本研智慧课程建设,开展“教师人工智能素养与能力提升”培训……近期,同济大学打出“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组合拳,加速推进人工智能赋能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面貌。人工智能与教育资源的融合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正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变革的重要载体和发展方向。新学期,北京市属公办高校近5万名大一新生将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展人工智能通识课的系统学习。
中新网天津9月21日电 (孙玲玲 焦德芳)20日,天津市首个数智化课程——天津大学《人工智能导论》正式开课,这是天津大学面向全体本科生推出的通识课程,同步面向全市高校开放,并通过智慧树平台进行全国共享。在双校区的30余间智慧教室,4000余名天津大学大一新生一起解锁“AI力”。
记者7月11日从电子科技大学获悉,为增强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与能力,电子科技大学将于2024年秋季学期推出升级后的人工智能核心通识课程。课程由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牵头,联合多个学院组建而成,逐步覆盖全校本科生。
今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九部门共同发布《北京市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出台16条硬核措施,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扎实开展数字领域重点人才队伍、培育平台、发展机制和组织保障体系建设,为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北京市属公办高校将开人工智能通识课9月起将全覆盖本报北京7月2日讯(记者施剑松)今天,在北京市教委召开的北京市属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工作部署会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李奕表示,北京将有力推动北京市属高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发展,为培养更多具备人工智能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9月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樊未晨)记者今天从北京市教委了解到,为顺应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满足国家对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的需求,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从2024年秋季学期起,在市属公办高校全覆盖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并引导高校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形成人工智能通识课“一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粤北大数据产业学院实习实践文/羊城晚报记者 崔文灿 图/受访者提供小米公司CEO雷军千万年薪挖角95后AI天才少女的消息近日登上热搜。被重金招募的大模型领军人才毕竟是极少数,对大多数人来说,值得思考或有借鉴意义的是:人工智能专业会是“新天坑”?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已渗透至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重塑了各行各业的生态格局,更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强调各地要统筹推进中小学和大学人工智能教育一体化发展,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天津大学通识课程带学生读懂人工智能图为天津大学学生正在学习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受访者供图图为天津大学学生正在学习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受访者供图“我们希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带领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由浅入深、有趣轻松地学习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