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辞卜骨所处年代:商代后期出土地点:安阳市殷墟小屯南地馆藏单位:河南博物院□本报记者 温小娟“一片甲骨惊天下”。120多年前,殷墟甲骨文的横空出世,揭开了商王朝尘封3000多年的层层迷雾,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
将“书香上海”设为置顶星标让书香与您常伴《出土文献研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编中西书局甲骨占卜學——談談守兆的九種方法*黄天樹(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甲骨是占卜的遺物。商王和貴族遇到事情大都要進行占卜。占卜目的是求兆,殷人是通過觀察卜兆來預測吉凶禍福的。
近日,一位汉语言文字学甲骨文方向的研究生,因发视频“吐槽”专业冷门而意外走红,不少网友在线“催更”求科普。山东博物馆是国内收藏甲骨数量最多的博物馆之一,可以通过这些甲骨了解文字背后的故事。甲骨,是龟甲和兽骨的统称。商周时期,甲骨主要是作为占卜的材料来使用。
占卜起源于原始宗教信仰范畴中的前兆迷信,原始人类在与自然世界的交往及生存活动中,往往把一些毫无因果联系的事象的偶合,视为鬼神所示征兆,久之产生了利用占具作为中介,进行人与鬼神之间的意识沟通,人为制造兆象,用来预测未来的吉凶祸福。
作者:吴晓东(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目前我们知晓的中国最早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大致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甲骨文的得名,源于文字契刻在龟甲和兽骨之上。殷人之所以在甲骨上写字,是因为当时的巫师用甲骨来占卜,并需要在甲骨上用文字记录下占卜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