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起点上,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离不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内涵及其优秀特质的深入理解和精准把握。
早在11年前,2013年4月19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历史上的反腐倡廉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论点摘编】孙来斌在《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年第8期撰文指出,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突出优势和重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根基,是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的独特基因,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追溯往昔,中国有五千多年悠久的文化底蕴。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不断奉献自己的力量,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认识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这个大花园中有效的跨文化传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社会理想和政治主张等思想理论早已渗透到国人的血脉之中,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既需要物质文明的强大,也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在中华文明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国人过年,过的是辞旧迎新的“时间之年”,更是情深义重的“文化之年”。以春节为代表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积淀着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