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投融湾团队了解到上海地区今天有一家机器人公司完成融资,红杉中国领投。这家公司名为上海穹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11月,这是一家专注于开发和应用具身智能技术的高科技公司,公司具身智能大模型和相关基础设施的研发都以力为中心。
今年3月,区文创办启动2024首届闵行区文化创意产业影响力系列推选活动,旨在引导一批骨干龙头企业、发掘一批潜力创新企业,鼓励一批产业领军人物,形成“头部”企业带动、“腰部”企业支撑、小微企业创新,活力迸发、内生互补的文创产业创新发展生态。
每经记者:朱成祥 每经编辑:杨夏在不足半个巴掌大的鸡蛋上雕刻出圣诞树图样,在办公室里做节日装扮,像理疗师一样为人类提供按摩⋯⋯随着人工智能和仿人机器人技术的日臻成熟,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正在走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来源:今日闵行】你知道“自适应式机器人”吗?你知道这类机器人能应用在哪些场景吗?今天,记者带大家探访上海非夕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非夕科技”),它于2016年成立,专注于研发、生产集高精度力控、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技术于一体的自适应式机器人产品。
奋达科技(002681)12月27日晚公告,为进一步抓住机器人产业发展机遇,公司与上海非夕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非夕机器人”)于近日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利用各自在产业链的差异化优势,推进生产制造的全面战略合作。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澎湃新闻联合推出“上海新型产业体系重点领域大调研”,聚焦上海“3+6”产业体系、新赛道和未来产业的重点行业领域,锁定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氢能汽车、机器人、智能工厂、新材料、智能终端、人工智能、元宇宙、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产业,深度调研上海产业高质量发展态势和未来趋势。
截至今年8月,闵行区机器人产业链存量企业达到148家,而在“大零号湾”区域内,从事机器人研发和生产的企业共有11家,其中6家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为专精特新企业。从5号线闵行开发区站沿着东川路往西走一公里,就是达闼机器人产业基地。
在一家汽车工厂内,生产线繁忙而有序,一台台自适应机器人静静地守在引擎盖打磨工位上,开启了它们的工作……手术台上,医生正全神贯注地凝视着无影灯下的精密操作区域,汗水沿着额角微微渗出,一位特殊的助手正站在医生身旁——一台自适应机器人,它能结合机器视觉和先进AI算法,根据需求进行稳定可
中国经济时报韩清华12月16日,全球最大的创业企业榜单编制机构胡润研究院在成都发布《2024胡润U40中国创业先锋》(Hurun China Under40s 2024),旨在寻找中国40岁及以下的创业先锋,这是胡润研究院第二次发布该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