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 易德生曾侯乙编钟(制图刘阳)问:1978年出土于曾侯乙墓的曾侯乙编钟,为什么总在我国特别重大的庆典中现身?答:1997年,在香港回归的盛大庆典上,录制的交响乐曲中,编钟的乐音是用曾侯乙原件编钟演奏的。
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曾侯国时期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1978年出土于湖北省随州市,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数量最多、重量最重、保存最好、音域最广、音质最好、音律最全、制作最精美、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他代表了中国古代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
历史可以很有趣,知识就在您身边,每日一宝带您从文物的蛛丝马迹,看穿尘封已久的秘密。战国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国家一级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该馆“镇馆之宝”。
本版今起推出系列策划“解码·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关注一件博物馆IP的多样延伸、一个设计团队的创意探寻、一个文创联盟的机制创新,探讨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数字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推动博物馆文创产品提质升级、促进文物活化利用。
历经2400余年,青铜编钟依然清脆悦耳,震撼人心!近日,在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下,“传统器乐数字化”项目完成对曾侯乙编钟1:1复制件的音源采集,“古代乐器之王”在数字世界中被“敲响”,音源有望永久保存。
名称:曾侯乙编钟时间:战国早期信息: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县(今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收藏:湖北省博物馆提到中国古代青铜乐器很多人都会想到曾侯乙编钟它的发现,为我们再现了2400多年前青铜时代的音乐世界曾侯乙编钟是中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恢弘的一套编钟它代表了中国
在湖北省博物馆一楼“曾侯乙墓”展厅的古乐器展区,能看到著名的曾侯乙编钟,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的一套编钟,代表了中国古代时期的铸造艺术的最高成就,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称为古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迹”,已被列为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