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是个奇葩王朝,所谓“一号三姓”,统共四个皇帝,三个是没有血缘关系的,皇位更替必有腥风血雨。《伶官传序》的主人公李存勖建国灭梁后,割据关中的岐王李茂贞称臣,不久又攻灭前蜀,使后唐疆域达到极盛,“东际于海,南至淮、汉,西逾秦、陇,北尽燕、代,皆唐境也”,大致有今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全部,陕西大部,甘肃、宁夏各一部,湖北的汉水流域,江苏、安徽的淮河以北地区,并还一度拥有四川地区。
十三太保往往指一个武林组织,一些忠心为主、武艺高强的江湖武林人物,一般是在一个非常强大有威望的领导统一指挥下,结成异姓兄弟,演绎各自时代的精彩故事,当然在不同历史时代,他们代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但十三太保组合,最终往往会兄弟相残,发生内讧,命运各不相同,甚至以悲剧而终结。
稍为了解点晚唐五代史的人都知道在晚唐那个天下大乱的时代,有“十三太保”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唐晋王、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十三个儿子,这十三个儿子随李克用打天下,南争北斗,东闯西出,演出了晚唐五代历史上一幕幕活剧。
如民国时期西北军领袖冯玉祥将军,就曾组建了声名赫赫的西北军“十三太保”。他们分别是:大太保李嗣源、二太保李嗣昭、三太保李存勖、四太保李存信、五太保李存进、六太保李嗣本、七太保李嗣恩、八太保李存璋、九太保李存审、十太保李存贤、十一太保史敬思、十二太保康君立、十三太保李存孝。
这是影视剧《远大前程》里的十三位武林高手,号称“十三太保”,讲述的是民国时期上海滩的江湖故事。其实,十三太保一词最早来源于唐朝名将李KE用,他有十三个儿子,个个都是骁勇善战的将领,因此称他们为十三太保。
十三太保,源自于唐末年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十三名义子。他们皆被封为太保,此封号象征着其个人能力卓尔不群以及团结协作之精神。他们凭借自身高超绝伦的武艺,加之多次并肩浴血奋战,为后唐的创立立下了赫赫功勋。民国时期,蒋介石亦坐拥十三太保。
唐朝末年节度使李克用的十三位儿子,大太保李嗣源、二太保李嗣昭、三太保李存勖、四太保李存信、五太保李存进、六太保李嗣本、七太保李嗣恩、八太保李存璋、九太保李存审、十太保李存贤、十一太保史敬思、十二太保康君立、十三太保李存孝,因皆被封为太保而得名,有时也特指第十三义子李存孝。
1933年加入复兴社,并曾担任其公开的文化学会书记长、主编过复兴社核心刊物,后来还当过复兴社河南分社书记、河南绥靖公署少将参议、第一战区民训处少将处长、军委少将高参的萧作霖在起义后写过一本《复兴社述略》,其中有一章叫《所谓的十三太保》。
由于隋唐两个朝代的独特性,所以涌现出了很多过于这个时代的小说,例如《隋唐:乱世枭雄》、《隋唐演义》、《大唐虎贲》、《篡唐》等,其中虚拟了很多历史的人物,也有很多是现实存在的人物,这让大家分不清究竟哪些哪些人物是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今天让我们看一下究竟哪些人是历史真实存在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