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3月1日讯3月1日上午,在武汉市中心医院血液科病房,24岁的小郝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用于救助华南地区一名“90后”白血病患者。他也成为湖北省第629例、中华骨髓库第1702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 “献血是另一种方式的救人,用这种方式帮助病人是件很有意义的事。”9月27日,来自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387位医护人员挽臂无偿献血。他们之中既有多次献血的“献血达人”,也有初次体验的“热血青年”。
长江日报大健康客户端3月8日讯 3月8日,“00后”师范院校学生李嫣(化名)赶到武汉市中心医院血液科注射动员剂。一切顺利的话,两天后她将为远在华东地区的陌生白血病女孩送去“生命火种”,成为湖北省第56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据了解,李嫣大学时已开始参加无偿献血。
潘迎春在献血。通讯员张智 摄武汉晚报讯(记者刘晨玮 通讯员张智 张宇)11月15日上午,潘迎春走进了熟悉的武汉血液中心献血,她成为了武汉第37位献血次数超过200次的无偿献血者。一群因献血结识的好友专程赶来,齐齐挽臂献血,为潘迎春庆祝这一特殊的日子。
她16年,献血200次折合累计84900毫升冲上热搜她带学生玩转课堂让你坐在珞珈山看到全世界她活力满满是“珞珈跑团”的成员51岁时跑完人生第一个全马她就是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兼博士生导师潘迎春心怀善意,热血融冰16年无偿献血200次武汉市血液中心,一个平常的地方,却有着一群不平凡
极目新闻评论员 文清蔓“谁能献血救救我老伴。”一名老人在大学食堂里高声求助,四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马上站了出来。这不是电影情节,而是2月10日发生在武汉大学里的一幕。这名老人是81岁的武汉大学退休教授罗昌宏,四个年轻人是武汉大学文学院教师刘丹、刘翔宇、邓小燕,和一名大学生。
极目新闻通讯员 肖莉娇 刘红“奉献热血的他们犹如寒冬中的一股暖流!”12月17日,“青春接力 热血武汉”2024高校无偿献血系列活动在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如期开展。当天,不少在校学子献出“一臂之力”,为江城的临床病患送上珍贵的“生命礼物”。
【来源:红网时刻新闻】红网时刻新闻10月21日讯(通讯员 胡惠)涓滴之血汇聚生命力量,颗颗爱心点燃希望之光。近日,零陵区教育局组织开展无偿献血活动,教职工积极响应、踊跃参与,用爱心为生命加油,用他们的热血为社会注入了一份强大的正能量。
武汉晚报3月10日讯(记者武叶 通讯员章晟)德高为师,身正为范。3月10日12时20分,在武汉市中心医院血液科病房,22岁师范院校女大学生李嫣(化名)成功捐献212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这一善举将为江苏省2岁白血病女童送去重生希望。李嫣成为全国第1484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极目新闻记者 晏雯通讯员 聂东航 肖莉娇 汪昊余谨2023年3月5日是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第24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连日来,江城的高校学子和青年志愿者们纷纷行动起来,撸起袖子参与献血,化身守护生命的平凡英雄,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在热血中沸腾。
(图为潘迎春向学生们宣传无偿献血,普及献血知识。记者胡冬冬 摄)长江日报-长江网11月18日讯 11月17日晚,武汉大学的一栋教学楼内,一堂面向本科生的核心通识课——《世界文明史》正在进行,授课教师是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潘迎春。
点击观看视频“谁能献血救救我老伴?”退休教授在食堂里一声“吼”,几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马上站了出来。这是2月10日发生在武汉大学里的感人一幕。据极目新闻报道,81岁的罗昌宏和他的老伴金存禹都是武大退休教师。金老师上个月因突然晕倒,一直在重症监护室里抢救和治疗,当下需要紧急用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