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昆明12月28日电 (记者 胡远航)记者28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在抗菌肽纳米化改造方面取得新进展,研发出一新型抗菌候选药物分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特异的抑菌作用。图为Au_CR金纳米颗粒制备过程及作用机制示意图。
1953年,礼来公司的埃德蒙·卡尔·科恩菲尔德博士,从一个传教士采集的婆罗洲丛林深处的土壤中,率先分离出万古霉素。经埃德蒙·卡尔·科恩菲尔德博士团队的努力,万古霉素于1958年上市,深受临床医生喜爱,被誉为“最后一线药物”,用来治疗所有抗生素均无效的严重感染。
作者:文/陶杰夫2015年08月12日阅读数:227(作者系美国血液肿瘤协会会员、数据说话网创办人) 2000年6月,我离开柏林,前往美国从事医学研究工作。几位中国同事接机,带我去吃9.99美元的自助餐。我暗暗发笑,这点钱能吃什么? 到了餐厅我才知道,花9.
北京时间22日,《柳叶刀—微生物》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伤寒杆菌对常用于治疗伤寒的抗生素药物如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的耐药性越来越强,且在过去的30年中,耐药性菌株得到了广泛传播。伤寒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每年造成1100万例感染和10多万人死亡。
石敏敏。王光慧 摄阿莫西林、青霉素、头孢等抗生素类药物曾经是“神药”,但随着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增强,抗生素也逐渐走下“神坛”。而在福州,有这样一位制药“老顽童”,主攻无耐药性、副作用小的“超级抗生素”药物研究。
记者1月8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赖仞带领研究团队通过纳米化改造,设计形成了一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特异抑制作用的候选药物分子,为新型抗菌药物研发提供了新思路。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纳米快报》。
2019年11月,二十多位肺结核患者和无国界医生组织的支持者高举标语,抗议肺结核治疗药物的价格昂贵,出现在印度举办的第50届世界肺部健康大会开幕式的会场门口,呼吁新型抗结核药物尽快降价,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抗生素耐药是国际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新型抗生素替代是当前生物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支持下,中国农业大学朱奎教授和沈建忠院士研究团队发现一种新型线性短肽SLAP-S25,对多种革兰氏阴性菌均具有抗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