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行走的蓝水晶,带您深度游北京北京是座老城老城中有很多古迹古迹中一定有宝物今天带您去哪玩呢?带您去逛一条河去看看它挖出了什么宝物这条河不一般它是过去皇城的护城河今跟您讲一讲这条河的一件趣事您肯定没听说过听完一定会大吃一惊什么?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客户端北京3月27日电(宋宇晟 王世博 徐婧)“我们马上要对正阳门区域进行考古发掘。”3月25日,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向中新网记者透露了这样一个消息。 那么,如今被人们称为“前门”的北京正阳门,有着什么样的过去?即将开启的考古发掘又可能发现哪些文物?
11月30日拍摄的发布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新华社北京11月30日电(记者罗鑫)“考古北京(2024)——北京市最新考古研究成果发布会”30日举行,多项重要考古研究成果发布。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金中都遗址首次发掘的城门遗迹为金中都城布局研究提供了新的坐标点。
7月13日至14日,作为2024明文化论坛的重要活动之一,“明韵风华 国之重宝——明代文物珍品特展”将在昌平明十三陵景区会场内亮相。届时,来自国内10余家文博机构的百余件精品国宝文物将集中展示,带领观众感受明朝的美学精神和文化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积极围绕“一轴一城、两园三带、一区一中心”重点任务开展考古与大遗址保护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深刻揭示了古都北京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的辉煌成就。
中国日报8月7日电(记者 姜东)2023年8月7日,北京,观众参观“四时花开——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明代瓷器恭王府博物馆特展”。该展览于8月1日开展,展出景德镇御窑遗址发掘出土并修复的明代花卉主题瓷器99件(套)。专家介绍展出的明宣德(1426-1435)时期的青花茶菊纹盖罐。
香山脚下四王府村,一片近4万平方米土地下掩埋的时光秘密重见天日——经过考古人员历时一年多的发掘,三座明代墓园轮廓渐渐清晰。它们东西并排分布,均坐北朝南,前方后圆;形制和结构完整,营造工艺代表了当时最高水平。“此次考古发掘是北京地区首次较为系统、完整地对明代皇家墓园进行科学揭露。
定陵地宫上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考古业蓬勃发展,为了对明清帝王陵有全面的了解,以及为研究明史提供佐证材料,郭沫若、吴晗等历史学家提出了发掘朱棣长陵的考古计划,但遭到以夏鼐为首的考古学家的坚决反对。最终,采取了折中方案,试掘万历皇帝的定陵,为将来发掘长陵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