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救父的拉杰·纳什瓦尼与家人的合影,图源:英国《每日邮报》3月25日,55岁的儿子拉杰发现,自己81岁的父亲突然行走困难,呼吸不畅。然而,拉杰突然想起来,自己家里是有“呼吸机”的—— 父亲以前用的持续性正压呼吸机。
汪有华哭了。最近半年多以来,因为突患重病瘫痪在床,这位62岁的老兵慢慢地变了,无情的病魔和残酷的现实让这位曾经在战场上因表现突出而多次受到嘉奖的汪有华变得有些脆弱和急躁,以前很少流泪的他如今时不时泪流满面。
退伍老兵孟令生正细心地给瘫痪的妻子擦脸有人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可在平度市同和街道,却有这样一位至情不渝的丈夫,十多年来,用他一颗老兵的坚强和毅力,精心照料瘫痪在床的妻子,赢得了社会的口碑、百姓的尊重,他就是东埠村61岁的孟令生。
战友们看望陈孝文。陈孝文当兵时照片。重病的陈孝文只能卧床。在南京当兵时,陈孝文和战友们在一起。宁德网消息(记者 林珺)“记得我们在部队跑五公里吗?有些人真跑不动了,但没关系,你可以把你的枪给我们,可以把水壶给我们,我们会推着你冲过终点,加油!
“有空常回三明看看……”2月29日,武警福建省总队三明支队执勤一大队机动中队举行军人退役仪式,陈惠青受丈夫陈荣喜的委托,来看望这批退役的兵“儿子”。陈惠青大姐看望退役的兵“儿子”,感谢他们多年来的帮助。20年来,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但照顾陈荣喜的爱心接力,却从未间断过。
1950年12月,长津湖战役紧要关头,朱彦夫所在连队冒着零下30多度的严寒,与美军争夺250高地。不知昏迷了多久,朱彦夫从疼痛中醒来,在白雪皑皑的阵地上,身负重伤的他想呼救却发不出声音,想站起来却无法直立,就连手也用不上劲。
2015年的一月末,一位老将军在缅怀自己过去的革命人生,当他的意识来到最模糊的时候,他忽然想起了人生中最难忘的那段岁月,大概是过去了八十年,那个时候,他作为一名红军走在长征路上,去过每一处地方,心中最挂念的事情,就是要保护百姓。
因为病重,刘正祥的面部已经浮肿。1983年刘正祥光荣退伍。他上过老山前线,在扣林执行任务中,因成绩显著获得嘉奖。如今他却只能躺在病床上,回忆当年的浴血奋战。他曾多次参战,面对敌人视死如归,获得过“特等炮手”光荣称号,却在病魔面前无奈地选择放弃生命。
国泰平安都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 对于抗日老兵,虽不在多数,但由于他们于国家有功,所以比较受人关注。虽有关注,但国家没有一个相关的特殊政策,因此对于尹老这样十分困难的抗日老兵,象这样的老人,其晚年仍然是十分悲哀。
奶奶脑出血瘫痪了九年,就在前段时间吃饭感觉有点噎,去医院检查结果是食道癌中期。医生建议手术或者化疗,但是奶奶说啥也不肯接受治疗,家人轮流劝说也没用,奶奶说让我们不要折腾她了,她不想受罪了。站在老人的角度上想一想,瘫痪九年确实受了不少罪,对于老人而言,离开也是一种解脱!
我的父亲因以前酗酒,吸烟引起脑梗死,高血压,糖尿病导致瘫痪了,喉部开了孔,要吸氧,吸痰,还要鼻饲。而我的母亲身体也非常不好,也是有糖尿病,高血压,膝盖关节有积液和骨刺,每天都要爬8层的楼梯。我也是因为要照顾老人,把工作辞退了,在医院陪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