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振旺、韩晓芬(分别系深圳大学艺术学部教授、深圳大学敦煌艺术创新研究中心博士后)从符号学角度来看,诗歌语言与绘画语言彼此之间存在着“互文性”现象。“互文性”是文学文本生成的一种重要理论:在一个文本的空间里,取自其他文本的若干陈述相互交会和中和。
庞余亮为自己散文新作《小虫子》写了一篇序言,题目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昆虫记〉》,称法布尔的《昆虫记》是他特别喜欢的书之一。他给读者卖了个关子,设下一个调皮的阅读陷阱,让人以为《小虫子》是一部与《昆虫记》相仿的作品。
《桃花源记并诗》并见于传世各本《陶渊明集》中,一《记》一《诗》珠联璧合,形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这种《记》与《诗》相结合而呈现的文学形式,在表面上与史家传赞体文学相类似,但其《诗》既非对《记》中所述人物、故事的评赞,《记》也非《诗》前的序。
作者:余小鱼近期正在热播的《风中的火焰》,剧情实在让观众感到有些眼熟:2004年某矿区小镇面临动迁,一具被焚烧的女尸出现在警局门前,死状和十年前当地发生的一起恶性未结案件极为相似,即将退休的老刑警褚志强和因工作过失被下调到矿区刑侦队的张韬成为同事,合力侦破案件……不知从何时起,大
近日,文学评论家、作家黄平的新作《松江异闻录》出版。《松江异闻录》由七个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的小说构成,跨越了从北宋咸平二年到未来2073年的广阔时空,涵盖了推理、悬疑、穿越、赛博等多种元素。这些故事既是对过往的回望,也是对未来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