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9月10日是世界预防自杀日,“厌学厌生”“青少年抑郁”……在这些热点背后,“生命教育”显得愈发重要,家长又该如何给孩子上好“生命教育”这堂课呢?“我们说一定要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要有不同年龄的策略。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致中国儿童中心成立40周年贺信精神和全国妇联等12部门《关于开展“少年儿童心向党 用心用情伴成长”2022 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的通知》要求,当好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儿童权益的守护人、儿童未来的筑梦人,用心用情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2022年暑期,吉林省妇联、法院、检察院、教育厅、公安厅、民政厅、司法厅、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厅、体育局、团委、关工委联合开展吉林省2022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全省上下联动,线上线下开展儿童思想引领行动、大学生社区志愿行动、特殊家庭儿童关爱行动、儿童安全教育行动“四项行动”,帮助广大儿童度过一个有意义、有收获、充满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假期。
家长是未成年人的“第一任老师”,更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领路人。让孩子健康成长,家长在生命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525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于家庭开展生命教育,78.
一周热话题“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大多数广东家庭都会回乡祭祖。对于家长来说,清明时节是最佳的生命教育时机。心理老师们一致认为,生命教育的本质是情感教育,涉及多方面的情感,这也是家长和孩子在长期相处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和培养的方面。
广大家长一定要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不论你有多忙,请时刻把孩子的安全教育放在首位,认真做好防溺水等安全教育工作,不断加强孩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孩子们的避险防灾和自救能力,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