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是唐朝的一代名臣,后代史学家往往把郭子仪捧得很高,他们大多评价郭子仪是挽救唐朝的不二功臣。在正史上,郭子仪也确实在多个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挽救了唐王朝。但在历史上,功臣往往没有很好的下场。因为当功臣的势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威胁到皇帝。
自从唐肃宗李亨开始,皇帝都是信任宦官远远超过边将,因为从李隆基开始实行的节度使制度,彻底打破了原来府兵制内重外轻的局面,让形势彻底反了过了,只要有一点野心的将领一旦跑出去担任地方节度使等军政要职,都想着割据一方,即使是名义上服从唐朝调遣,但实际上已经不太受中央控制了。
作为西汉的第一开国功臣,萧何最后之所以能够善终,原因其实有点复杂。实际上,西汉开国之后,刘邦曾经数次对萧何起过杀心。只不过,因为机缘巧合,最后刘邦已经举起来的屠刀,还是放下了。当然,这其中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在于萧何会做人。因为他会做人,所以刘邦一直比较信任他。
秦国开疆拓土统一六国中出了不少名将功臣,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声名加身的同时有多少人能善始善终呢?因为他一生征战疆场30多年,打了70多仗没打过败仗,秦国统一六国的过程中,一共杀伤六国军队200万人,白起一个人完成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