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果糖以原型到达结肠后,被结肠的菌群分解代谢为有机酸,导致肠道内的pH值下降,使水、电解质保留在肠腔中产生高渗透压,从而增加粪便的体积。这些作用会刺激结肠的蠕动,从而促进排便,缓解便秘症状,同时恢复结肠的生理节律。
最近几个月张叔叔感觉自己排便一点困难,每3-4天才排一次大便,并且每次都需要蹲很长时间,大便质地比较干,刚开始他以为是自己运动量不够或者饮食不当导致,但是后来便秘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甚至每次都需要花上近30分钟才能排出来,平时腹胀、腹痛也比较严重,严重影响生活,所以来到医院进行就诊。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3月28日“中国便秘日”,在很多人的认知里,便秘算不上是一种疾病,只把它当作是一件小事,既不求医也不用药,发生时全靠自己扛过去。然而正是这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实暗藏许多健康问题,比如可能影响肠道的消化功能、造成痔疮、肠梗阻等疾病。
乳果糖是一种治疗慢性或习惯性便秘的药物,乳果糖在消化道很少吸收,口服后以原型的形式进入结肠,被结肠中的消化道菌群分解转化为有机酸,导致肠道内pH下降,乳果糖的代谢产物有机酸是一种高渗溶液,在肠道中可吸附水分,增加粪便体积,刺激结肠蠕动,保持大便畅通,缓解便秘,因此,乳果糖属于渗透性轻泄药。
生病去门诊看病或住院时经常会听医生讲某药需空腹服用某药需饭后服用又或者某药需与另一种药间隔2个小时服用。吃药真的这么讲究么?答案是肯定的。据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代谢特点,从而选择合适的服药时机(如饭前或饭后服用,服用禁忌等)是保证药物起到最佳治疗效果的第一步。